兰州:以“家”为本 多维“廉”动 好家风浸润万千家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14:14 2

摘要:在当代中国的文明版图上,家风建设犹如毛细血管般的文化工程,承载着连接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形态的独特使命。当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回望,那些镌刻在宗祠楹联上的家训箴言,那些流淌在寻常巷陌中的礼俗传统,那些口口相传和以身作则的家庭教养,正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焕发

在当代中国的文明版图上,家风建设犹如毛细血管般的文化工程,承载着连接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形态的独特使命。当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回望,那些镌刻在宗祠楹联上的家训箴言,那些流淌在寻常巷陌中的礼俗传统,那些口口相传和以身作则的家庭教养,正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刻,而是一场关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深层变革。

而在兰州这片流淌着千年文明的热土上,家风文明的春风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着千家万户。无论是家庭教育的普及还是廉洁家风的培养,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家风家训馆还是云端跃动的指尖课堂,都在昭示着一个事实——近年来,兰州市以阵地为基、以人才为脉、以创新为翼,让优良家风薪火相传,使家风文明建设从“家事”蝶变为关乎社会文明的“大事”,使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广大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为幸福兰州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家风文明建设到底有多重要?好的家风对于全社会会有什么样的正向作用?这一答案,在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可以找到。“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从这一点上说,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作风,良好家风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

更重要的是,家风建设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点睛之笔。基层治理的起点在每一个家庭,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基层治理中承载着独特的使命和功能。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是基层治理的“稳定器”,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体系,更是一个精妙的文化生态系统。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忠厚传家久”,这些跨越千年的家训文字,构成了中华文明最鲜活的注脚。它们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将传统伦理具象化为可操作的生活准则,通过代际传承内化为家族成员的行为自觉,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觉,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新时代的家风文明建设面临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四世同堂”变为都市楼宇中的三口之家,当“个人发展”优先“家族责任”的价值取向正在形成,当口耳相传的家风教育逐渐让位于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我们必须明白,重构现代家风体系,需要建立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连接桥梁,家风文明建设更需要创新。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转化为“网络空间尊重他人”,把“勤俭持家”解读为“绿色消费理念”,让垃圾分类成为新的“家规”,使志愿服务纳入“家训”范畴,AI家谱修复技术让断代家族史重焕生机……传统家风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形式,更需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注入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家风文明代代传承的真谛。

当每个家庭都成为文明传承的活性细胞,当优良家风转化为社会文明的基因密码,我们正在书写的不只是兰州某个家庭的故事,而是一个城市运用传统文化探究现代治理体系的自然融入,更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生动叙事。这场静水流深的文化工程,终将在时光的沉淀中显现出塑造民族精神品格的深层力量。

来源:文明兰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