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冬天,一档职场综艺里,董明珠突然拍板孟羽童:“我要让她做我的秘书。”全场惊呼声中,22岁的姑娘攥着话筒的手都在抖。两年后,孟羽童小红书粉丝破百万,直播带货数据亮眼,格力直播间却悄然换了新面孔。这场被全网围观的“职场师徒局”,像极了职场江湖里最精妙的棋
2021年冬天,一档职场综艺里,董明珠突然拍板孟羽童:“我要让她做我的秘书。”全场惊呼声中,22岁的姑娘攥着话筒的手都在抖。两年后,孟羽童小红书粉丝破百万,直播带货数据亮眼,格力直播间却悄然换了新面孔。这场被全网围观的“职场师徒局”,像极了职场江湖里最精妙的棋局——你以为的师徒情深,或许藏着更深的商业算计。
董明珠是谁?格力掌门人,商界铁娘子。她亲手把格力空调卖到全国第一,靠的是铁腕手段和精准眼光。选孟羽童,绝非心血来潮。当年节目里,这个浙大西班牙语系毕业生,跳女团舞时活力四射,谈商业规划时逻辑清晰。董明珠要的不是花瓶,是能扛起格力年轻化大旗的“活招牌”。
孟羽童入职后,格力直播间画风突变。过去冷冰冰的产品讲解,变成“明珠羽童精选”的温馨互动。董明珠亲自下场带货,孟羽童负责活跃气氛,两人同框时,弹幕疯狂刷屏“董总好宠”“羽童加油”。格力股价跟着涨,直播间销售额翻三倍。这场合作,董明珠用最低成本赌赢了流量——孟羽童的工资,抵不过格力品牌曝光带来的收益零头。
孟羽童呢?她从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入职格力前,她就在小红书分享职场干货,粉丝量破十万。成为董明珠秘书后,她白天跟着老板开会,晚上熬夜剪视频。直播间里,她偷偷记下观众吐槽:“空调遥控器太复杂”“售后安装要等三天”。这些声音,她整理成报告递给董明珠,也悄悄发在自己的社交账号。
当全网以为她会成为格力“接班人”时,孟羽童突然宣布离职。粉丝炸了锅,有人骂她“忘恩负义”,有人夸她“人间清醒”。她没解释,转头在小红书晒出留学offer。但她的账号没停更,反而更频繁地分享职场心得、读书笔记,甚至开始接广告。如今她单条广告报价20万,比格力月薪高出几十倍。这场“出走”,她赌的是个人IP的长期价值——格力给不了的名气,她自己挣。
回头看这场博弈,谁赢谁输?格力直播间热度骤降,新主播带货数据连孟羽童的零头都不到。董明珠却淡定得很,她早说过:“年轻人不能只盯着网红。”格力需要的是品牌年轻化,不是某个网红。孟羽童离开后,格力转头签约王自如,又推出一批年轻主播。棋盘上,董明珠永远有后手。
孟羽童呢?她看似赢了自由,却也失去格力背书。有人扒出她直播数据注水,广告合作被质疑割韭菜。但她不在乎,她忙着出书、演讲、接代言。她的逻辑很简单:职场没有永远的师傅,只有永远的自己。格力给了她第一桶金,她靠这桶金挖出了自己的金矿。
说到底,这场“师徒局”没有输家。董明珠用最低成本试水直播带货,孟羽童用最大勇气赌上职业未来。他们像两枚精准落子的棋手,一个要品牌年轻化,一个要个人IP化。格力需要流量,孟羽童需要跳板,各取所需,各安天命。
但故事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真相:职场从来不是童话。老板画饼时,你得先看自己手里有没有勺子;员工谈理想时,老板早把KPI写进了合同。董明珠和孟羽童的“算计”,不过是把职场规则摆到了台面上。
如今再看那句“我要让她做我的秘书”,像不像一句精心设计的广告词?董明珠赢了流量,孟羽童赢了自由。至于谁输谁赢?或许真正的赢家,是那些看懂这场博弈后,开始认真盘算自己职业规划的普通人。毕竟,职场这场棋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操盘手。
来源:轴承型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