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日本出口额7.9万亿日元,别看数据高,换算成美元并没有多少,也才546亿美元。
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如今美国关税政策横行霸道,美凭借一己之力,搅动整个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正在经历剧烈动荡。
中美日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代表,出口贸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额也都有不小起伏。
看到2025年前3个月的出口数据,才知道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数据,日本还未整体发布,但每个月的数据都能查到。
今年1月,日本出口额7.9万亿日元,别看数据高,换算成美元并没有多少,也才546亿美元。
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1.4%,贸易额划到610亿美元,3月份同比增长降低到3.9%,出口额为659亿美元。
这样一加起来就能知道,日本本年第一季度出口额达到了1815亿美元。
作为我们的海上邻国,日本这个国家物资匮乏,出口的商品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支柱产业就是汽车,还有机械设备,最后还有一些电子设备,提到这些,松下、丰田、本田、日产、索尼、佳能等企业,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些商品主要出口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地,但近几年,日本出口产业遭到多次打击。
2023年,美国芯片法案一出来,作为美国盟友,一些日企被迫服从,放弃中国庞大市场。
日本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相关产品,像东京电子、信越化学等日企每年损失高达2万亿日元。
日本把美当大哥,美国把日当韭菜,2024年,美国把日本列入“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60比1,日元大幅贬值,日本民众资产缩水,被美国资本大肆收割。
紧接着2025年,美国又开始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等产品下手。
特朗普宣布对日本出口商品征收24%的“互惠关税”,涉及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等关键产品。
日本汽车约20%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关税增加意味着出口成本增加,日本企业也会遭遇利润暴跌。
丰田、日产等车企预计一年少赚近300亿美元,上下游产业也受波及。
面对大哥的无情,日本也是无可奈何,它已不是昔日那个出口强国了。
中国这边产业升级,外资车越来越卖不动,国产新能源销售倒是火爆的很,日企在华受挫,还要面对中国制造出口带来的竞争。
随着全球贸易局势紧张,日本出口市场如果打不开局面,出口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美国作为关税战的发起者,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额成绩如何?达到特朗普政府的满意了吗?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出口数据向来好看,今年1月出口额2698亿美元,比日本第一季度的总额还要多。
2月份出口额增长2.9%,算下来是2776亿美元,3月份的出口额为2785亿美元。
看着美国出口商品金额还真不小,可是和进口相比,美国进口更多,1月份进口高达4012亿美元,比出口多1314亿美元。
2月进口依旧比出口多出1227亿美元,3月份进口比出口多1405亿美元。
美国卖商品赚的钱的,一直没有买商品花出去的多,这就相当于,一边挣钱一边花钱,虽然没少赚,但花的更厉害。
巨大的贸易逆差,就是美国当下面临的外贸问题,特朗普一直拉高关税,就是在增加别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代价,企图把贸易逆差降下来。
结果,降低是降低了,可也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美国经济遭受大幅度波动,出口也受到反噬,本想杀敌,结果先自砍一刀。
美国出口数据看似风光,背后的贸易逆差却出卖了它,想要不让美国的钱流走,让美国重新振作起来,特朗普还需要再加把劲才行。
现在来看,关税政策似乎并没有成功,那中国第一季度出口,又是多少?
中国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高达1.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占据8537亿美元。
尤其是3月份,数据成绩十分漂亮,出口达到3139亿美元,形势一片大好。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美国一边加着关税,为啥中国还能有这么优秀的成绩。
其实不然,在对方出什么牌之前,中国对美国早就有防范,如果等美国发起贸易战才应对,那就迟了。
早在多年前,中国就一直践行一带一路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带头下,不少外贸企业已经把生意做到了欧洲,乃至全球各地。
对美国市场依赖性大的企业,可能遭受的牵连明显,但更多出口企业不仅仅是依赖美国市场,还有拉美、非洲、欧洲等。
在出口商品中,今年前3个月,机电产品占据60%,超过半壁江山,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和锂电池等等。
可以看到,中国出口的商品也正在趋向于技术性,得益于中国多年来的铺路,即便美国刻意针对,对我们而言,我们也有反制的底气。
中国敢反对美国经济霸权唱,也敢明着批判美国的贸易打压,也只有中国,是站着把关税问题解决的国家,不像日本等国家一样通过拍马屁来求和。
在中国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下,不难想未来下一季度,甚至未来一年,中国进出口成绩会越来越亮眼,企业也会发展更加完善。
来源:凭栏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