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蚜虫暴发致蚕豆病毒病流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6:23 2

摘要:“旱生虫,湿生病”。今年1月以来,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份降水持续偏少,旱情逐渐加重,导致春季蚜虫暴发。蚜虫在刺吸作物汁液危害的同时,会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近期有多位读者反映蚕豆出现发黄、畸形、矮缩、不结荚等情况,多与病毒病有关。

“旱生虫,湿生病”。今年1月以来,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份降水持续偏少,旱情逐渐加重,导致春季蚜虫暴发。蚜虫在刺吸作物汁液危害的同时,会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近期有多位读者反映蚕豆出现发黄、畸形、矮缩、不结荚等情况,多与病毒病有关。

开心老板发的图片

于丹: 占比有多少?

开心老板: 少数,十分之一。

于丹: 图中蚕豆植株有明显的叶片黄化、心叶皱缩卷曲变小、整株矮缩的情况。从症状初步判断,蚕豆可能是发生了病毒病,跟前期蚜虫暴发并传毒有关。蚕豆上的病毒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如蚕豆花叶病毒病、蚕豆萎蔫病毒病、蚕豆斑驳病毒病等,其症状大多表现在蚕豆叶片上,会使蚕豆叶片表现出花叶、明脉、褪绿、斑驳、扭曲、皱缩等症状,严重时会使整个蚕豆植株矮小萎缩,导致蚕豆大幅度减产。在田间,蚕豆病毒病大多通过蚜虫和接触摩擦传播。气候干燥,蚜虫发生量大,病毒病发生重。

这些蚕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开心老板发的图片

网友知足者发微信我们沭阳这里蚕豆也是这样,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知足者发的图片

绿晓发的图片

于丹: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新研究员介绍,近期安徽桐城、合肥、蒙城及河南南阳等多个地区的蚕豆普遍发生上述类似症状,严重地块绝收。经过辨认,大多是由蚕豆病毒病引起的。今年春季以来我省及上述河南、安徽等多地遭遇持续干旱,导致田间蚜虫发生严重,而蚜虫是病毒病重要的传毒介体,因而造成病毒病大量发生。

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如蚕豆生长前期蚜虫大量发生要及时治虫,防止其传毒,常用药有烯啶虫胺、啶虫脒、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虫量大时需隔5~7天再次施药。病毒病发生后,药剂防治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建议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于丹)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