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 IPO,宁德时代集资约 357 亿港元(约合 46 亿美元),不仅成为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 IPO 项目,其股价在上市首日也表现强劲,一
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 IPO,宁德时代集资约 357 亿港元(约合 46 亿美元),不仅成为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 IPO 项目,其股价在上市首日也表现强劲,一度上涨 15% 以上,超过 300 港币。这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手握巨额现金储备的巨头,为何要选择在此时二次上市,登陆港股?
海外扩张急需“活水”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其财务实力堪称雄厚。根据此前报道,截至 2024 年底,宁德时代拥有约 3040 亿元人民币(约合 420 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其中包括 110 亿美元的净外国资产。公司 2024 年实现了 500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70 亿美元的净利润,其市值已超过 1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1450 亿美元)。宁德时代的客户名单也是巨头如云,包括特斯拉、宝马、大众、福特和梅赛德斯-奔驰等一众国际主流车企。根据 SNE Research 的数据,宁德时代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约为 38%,远超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比亚迪的 17%。
在技术层面,宁德时代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近期还发布了充电 5 分钟即可续航 520 公里、满电续航高达 1500 公里的新型电池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如此强大的市场地位、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领先的技术实力,都让外界对于宁德时代此次港股 IPO 的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显然,简单的募资二字远不足以概括其战略意图。
实际上,目前宁德时代的主要收入依然主要来源于中国市场,但其创始人曾毓群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支持其在欧洲等地高达 76 亿美元的海外扩张计划,以进一步提升在中国以外市场的盈利能力。这与公司近年来加速“出海”的战略步伐高度吻合。
宁德时代正在积极构建其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网络。公司已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 18 亿欧元建设工厂,并在印度尼西亚拓展电池材料供应链,以补充其在中国已有的 11 个主要生产基地。更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正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一座耗资 73 亿欧元的超级工厂,并与 Stellantis 集团在西班牙启动了一项 41 亿欧元的合资项目。这些庞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虽然宁德时代自身财力可以支撑,但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无疑能为其全球扩张提供更灵活、更充裕的资金保障,并分摊潜在风险。
图丨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来源:WikiPedia)
优化股东结构与提升全球影响力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香港上市的意义远不止于资金层面。据《金融时报》报道,有相关人士指出,尽管公司市值已超万亿,但引入国际投资者,建立一个离岸融资平台仍然“必要”。此举旨在实现股东基础的多元化,吸引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从而提升公司的全球认知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一家更具全球相关性的企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为宁德时代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通过在港上市,宁德时代可以直接对接全球资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并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话语权。拥有一个如香港这样的离岸金融中心作为融资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灵活和便捷的国际资本市场对接渠道。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变化、抓住海外发展机遇的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花旗银行的分析师曾提及,企业在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时,相关的审批和资金转移流程有时可能涉及较长周期。通过在香港设立融资平台,宁德时代能够更直接地利用国际资本来支持其全球业务的快速拓展,这有助于优化其海外投资的资金到位效率,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使用的成本效益。这对于加速其全球化布局,确保海外项目顺利推进,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科技竞争,也可能是宁德时代选择香港上市的考量之一。尽管宁德时代方面一再否认,但公司曾因所谓的“军事联系”被列入五角大楼的黑名单。今年 4 月,美国国会一个委员会还曾公开要求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停止参与宁德时代的上市工作,但两家银行最终选择继续合作。
图丨相关新闻(来源:The Washington Post)
虽然宁德时代管理层表示,美国关税风险对公司的影响“微乎其微”,且公司约 70% 的收入仍来自中国国内市场,海外收入主要来自欧洲,但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公司可能面临特朗普政府未来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决策,以及拜登时代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美国政府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的行动。
在此背景下,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同时又是国际金融中心,为宁德时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健的融资和发展平台。此次发行采用 S 规例(Regulation S),而非 144A 规则,这意味着美国本土机构投资者需要通过离岸账户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投资者的直接参与,并使宁德时代免于遵守美国部分信息披露义务,这也被外界视为宁德时代有意控制其在美国投资者面前的风险敞口。
投资者反应热烈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 IPO 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据参与簿记的银行家透露,订单超额认购约 115 倍。包括卡塔尔投资局、中国石化、科威特投资局以及高瓴投资在内的众多主权财富基金和大型投资机构均表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并可能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甚至美国奥克树资本管理公司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支持的投资机构 Lingotto 也加入了基石投资者行列。
此次 IPO 的发行价定为每股 263 港元,相较于其深圳 A 股股价的折让幅度,小于此前美的集团(20%)和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7.5%)等公司在港二次上市时的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宁德时代这家蓝筹股的信心。
图丨截止截稿时间宁德时代的港股股价(来源:Yahoo)
另外,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也为近年来相对沉寂的香港 IPO 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望带动更多中国内地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今年 3 月,另一家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也在香港通过配售成功融资 56 亿美元。
因此,宁德时代选择在香港上市,并非单纯的资金需求,而是一个基于全球扩张战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应对复杂地缘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考量的深谋远虑之举。正如曾毓群在香港上市仪式上所言:“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加广泛地融入了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通过登陆港股,这家电池行业的“宁王”正以更稳健的姿态,加速其在全球新能源版图上的开疆拓土。
参考资料:
1.https://www.ft.com/content/4ba77000-3bb4-42d0-8594-6ba297149e28
2.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06/catl-s-hong-kong-listing-draws-interest-from-qatar-fund-kia-sinopec-hillhouse
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5-05-15/catl-s-4-billion-listing-is-caught-up-in-china-s-difficult-dance-with-us
运营/排版:何晨龙
来源:DeepTech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