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青年教师成长壁垒!勒流江义“和美”教联体起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18:34 2

摘要:5月20日,“顺德·师说”教育讲坛(第25期)——新锐教师“破壁·成长”活动暨“和美”教联体启动仪式在勒流街道举办。本次活动由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顺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勒流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承办,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吸引了国家教育

5月20日,“顺德·师说”教育讲坛(第25期)——新锐教师“破壁·成长”活动暨“和美”教联体启动仪式在勒流街道举办。本次活动由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顺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勒流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承办,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吸引了国家教育部和市级教育专家、全市校长代表及新教师代表等三百余人参与,共同见证勒流教育“破壁”发展的重要时刻。

创新诠释“破壁”实践,共探教育新生态

活动以“破壁”为核心主线,首先呈现青年教师的多元教学实践。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教师方晓钰带来跨学科课程《与古代驴友同行:徐霞客英语冒险营》,以徐霞客腾冲火山考察日记为素材,融合地理、历史、环境科学多学科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开展跨学科英语教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文化自信。

江义中学教师郭美恩的“行走的思政课”《行觅顺德故事,创绎敢为新章》,依托顺德本土红色基地、乡村产业、科技企业资源,以历史剧表演、文创直播、科创发布会等实践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并传承敢为人先的顺德精神,实现思政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结合。

梁季彝纪念学校校长麦景志则作为青年管理者代表,以主题《照去,Why not!》,结合个人10年跨学段、多角色教育经历,以勇往直前为核心态度,强调通过反思实践、守正创新、协同共创实现专业成长,展现务实进取的教育管理者形象。

在教育学博士、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舒悦主持的圆桌对话中,教育部“双名计划”专家胡淑云、南海区大沥镇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谷和平、佛山市新城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谢立清等嘉宾,与青年教师代表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壁垒突破”“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展开深度对话,为青年教师成长与教联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升级,绘就教育新蓝图

活动现场举行勒流江义“和美”教联体启动仪式。根据《2025 年勒流街道江义“和美”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由勒流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江义村委会、江义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单位共建,以“资源共融、机制共创、责任共担”为目标,构建“村居+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活动现场发出家育指导员招募倡议,面向全社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德育骨干、优秀家长及行业志愿者加入,通过系统培训与网格化服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及个案咨询,推动形成“大教育” 格局。

勒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崇曦指出,近年来街道通过“新锐青年教师计划”引进80名高学历教师,其中65%以上来自重点高校。本次活动既是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三年优秀”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构建顺德“四优”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他希望青年教师做“有根”“有料”“有光”的教育者,牢记育人初心,扎根基层,站稳三尺讲台,主动参与研修与课题,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晓明认为,勒流作为顺德教育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在教师培养、集团化办学等领域成效显著,希望勒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雁行计划”,打造更多青年教师成长典型案例,为全区提供可复制的“勒流经验”,共同书写顺德教育“学有优教”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标志着勒流教育在青年教师培养与家校社协同领域迈出重要步伐。下一步,勒流将聚焦青年教师“引育用留”,未来将引进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专业提升+科研赋能+成长激励”培养体系,深化“镇域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让勒流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孵化器”、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为顺德“校校有优师”目标提供可复制的基层经验。

文/顺德融媒记者王阳奕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