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在吹,我在崩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8:38 2

摘要:单就这个问题而言,它是一部剧,是一个拍给大众看的文艺作品,它构成了21世纪20年代的文艺取向和审美的一部分,而它开播的热火更是代表它本身就内藏着催生这部作品的文艺土壤的特征。

今晚聊一部新的大热剧——

《折腰》

这剧很有意思,刚开播微博词条#折腰丑#就引发了大量讨论。

包括豆瓣评论区也是如此,对它的差评将近一半都集中在男主角的颜值上。

关于剧情,关于表演,似乎全被这个“丑”给遮盖了。或者说,大家好像不太关注古偶剧男女主角颜值之外的内容了。

上一篇聊《淮水竹亭》的时候,后台有很多相似的留言都在说“有什么必要去聊这种古偶剧?”

单就这个问题而言,它是一部剧,是一个拍给大众看的文艺作品,它构成了21世纪20年代的文艺取向和审美的一部分,而它开播的热火更是代表它本身就内藏着催生这部作品的文艺土壤的特征。

但是当问出这种问题成为习惯,这就已经不再是“我们聊不聊”的话题了,而是“古偶剧为什么会让大家问出这个问题”的话题。

答案很简单,因为古偶剧,不争气。

今晚我们就借着《折腰》,来聊聊它及它们的不争气。

正文

公平点说,第一集仅从剧情上看,还不至于到一星烂剧的水准。

它足以展开很多叙事——

人物上,女主所在的乔家确实曾有背叛,以致于男主父兄惨死。男主的性格也在此处形成,剧烈的恨意塑造了孩时的人格,以复仇为己任,时刻把“灭掉乔族”挂在嘴边的他需要在最后走向为了黎民百姓放下仇恨放下战争的那一步。

感情线上,乔家撤兵的直接原因算是来自于幼时的女主,祖父将是否撤兵的命令系在了女主掷出的卦上,这算是埋下的一个引子。它构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变体,当国仇家恨与爱情苍生被置于天平两端,如何选择?

这些点都是这部剧爱情主线外荡开的一笔,每拎出一条都是能为古偶赋能的。

但是从第二集开始,一切,都悄悄变味了。

一、人设不是挡箭牌

先说它的人设和剧情,退回了古偶或者偶像剧最“落后”的那一批次。

提到过去的偶像剧我们都能想到傻白甜,这个人设就是立给我们,用来让普通人代入和做梦的。

所以女主越“普通”,女二就越要家世好颜值高能力强,她天生就构成对“普通”的威胁。她与女主组成了最简单的雌竞关系——竞争一个男人。当这类威胁被女主的善良与爱打败后,我们都得到了情绪高潮:世界总是站在爱与善良的一边。

但当我们跨过一个时代重翻这些偶像剧时,我们倏然被女二的魅力吸引,她们的家世、魅力、能力、手段、野心都变成了我们仰慕甚至追逐的一部分。曾经的真善美无法成为成人世界的通行证,经济变了时代变了价值变了,我们也变了。

这种变在创作领域是一件好事,它催生了电视剧里女性的新生,于是在一个时期内,女人不吝于展示野心,她们开始依靠能力征服,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腹黑的。

《折腰》里的女主就是这样,她不傻,有权有谋,能凭借超凡的技艺和能力解开匣子;她也并非一张白纸,有自己的算计和谋略,也能记住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这看似是一个进步,实则走入另一个极端。剧里在逆转傻白甜女主的同时,转头却把曾经的女配写成了一个“傻白坏”。这不同于过往女配有手段的坏,是一个完全贬义的形容。

最新出现的送粮种试图瓦解乔魏联盟的玉楼夫人还好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前十集的表妹一角,她可以说完全作为女主的绊脚石存在。她“绿茶”,但手段一眼望到底,让女主住偏房,却被装病躲过去;故意用刀划男主的心爱匣子嫁祸女主,却被女主三言两语证明清白。

还有姐姐这个角色最初隐隐与女主的对比,女主勇敢聪慧,心系家族和天下,姐姐却在敌兵来袭时不顾女主的占城嘱托拉着姐夫逃跑。她们就像一味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靠她们制造出了男女主间的糖分,却总归让人身体不适。

在这方面折腰走的依旧是一条雌竞路线,需要通过对配角的弱化来衬出主角的出彩,但一部偶像剧的女性角色并不是非得用一方的牺牲去达成另一方的成就。偶像剧不是养蛊,她们也不一定必须构成一个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这不消说是对女性的尊重,至少是对角色的尊重。

二、别把观众当傻子

再站在“古偶剧”的角度聊聊它。三个字,《折腰》只完成了一处,就是古——剧情是一个架空的古代故事。

我们来看另外两个字:偶和剧。

“偶”没有实现的很大责任与男主有关,男主的人设是前期对女主自以为是的冰山霸总,这不是一个讨喜的人设,要产生化学反应就只能靠颜值和演技。但是男主的表演基本只有三大块:嘴微张,眉微皱,肩微抖。情绪的转换取决于张嘴皱眉抖肩的程度。

拿女主在他面前装病占据主屋的那段戏为例,男主的情绪基本全靠弹幕的解读。

女主在一边装可怜扮柔弱,台词一连串地输出,镜头一转,男主整个人在前面站着,张着嘴皱着眉,表情和他去祭拜父兄、军中议事、战场厮杀时毫无区别。他此刻的情绪只能依靠弹幕的解读“这对吗?”“好慌啊,长这么大哪见过这场面”“好鲜活灵动的表情”。

女主得到她睡主屋的承诺后上床睡觉客气地将男主请出主屋,留下男主一个人莫名其妙,这是偶像剧里的经典情节,冷漠男主被聪明女主戏耍了一下只能自认吃亏。情绪在这块都要转三轮了,但镜头一转,男主甚至连姿势都没变过,一只手放在胸前,还是皱着眉张着嘴,一场撒糖戏结束了表演上没有任何呈现,全需要观众脑补。

剧情上还有无视一切逻辑必须出现的公主抱等各种撒糖元素,典例就是女主高烧男主赶来救她却非要把她抱下马车慢慢行走在滂沱大雨中的一段,放在劣质短剧里我都以为是在搞抽象的情节。

给男女主的人设是都爱这天下苍生,但天下苍生不过是他们之间play的一环,我从没看过像这部剧一样可以被随意煽动的苍生。

男主打下辛都,百姓惧他如蛇蝎,当女主进辛都为百姓送餐提供工作岗位,所有百姓都将她视为菩萨献花供奉;但当女主为救辛都官员故意用激将法时,所有的百姓立马将她视为毒妇,守在路边等着砸女主的马车。

到了磐邑,百姓先是三言两语被男配挑唆恨上男主;等到男主占据磐邑,女主登桥振臂高呼“从此磐邑是巍国属地”,百姓突然齐喊“对!都是一家人!”,女主说了一嘴希望百姓鼎力相助男主,百姓开始举拳欢呼好好好!

在天下苍生的山呼海啸中,完成了女主被男主误会又解除以及女主被男主欣赏的反转,完成自身隐秘的play。

这影响的不止是“偶”的部分,它同样印证了一件事:为了塑造出一对CP并为其供养足够的甜分,在古偶剧里“剧”这个字是可以被舍弃不要的,因为似乎连主创也意识到大家想要的不过是两张脸而已,没有人在意剧情。

这是大量古偶剧一部部稳定地烂到现在,烂到观众都舍弃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参与这部剧的每一环,似乎都已经放弃它了,于是古偶剧只能沦为一部造CP的工具,依靠一部部的持续生产维持对爱情稳定的幻想。

三、古偶在爱什么?

最后再说古偶剧应该有的核心:爱情。

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看了不少古偶剧,在其中能找到一些很明显的共性,就是男主的人设。

剧集毫不吝惜展示他们的神秘、阴暗、凶恶,他们对外拥有雷霆手段,威风赫赫,杀伐果断,是活阎罗和大魔王,但他们唯独对女主拥有菩萨心肠。

比如《苍兰诀》里的东方青苍,《长月烬明》里的澹台烬,他们残忍狠戾,断情绝爱,《梦华录》中的顾千帆,更是众人眼中的活阎罗。

这部的男主同样如此,他行事确实有自己的动机和理由,在后面也一点点揭开其温柔识大体的一面,但剧情上依旧选择从他神秘被畏惧的“狠人”形象入手。这一方面为其留给女主心中的柔软做反差,再者更强调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独独愿为女主而折腰的爱情纯净。

归纳这种爱情模式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之前聊《不良执念清除师》时发散提到的大陆男男CP的爱情模式,他们的甜蜜往往背负着恩怨、压力与道德困境,似乎只有用苦大仇深去为爱情装点,才能凝聚出最深的感情和爱。

但这样的模式在同性恋中暗含着对自身存在的焦虑,因为同性之间的不被承认,所以必须要用这些极致的忠贞、反复的确认、命定的唯一来坚定彼此的选择。

那么古偶剧中异性恋的爱情,到底在追求什么?

表面上看和同性是反过来的,同性中的困境是一种被迫,异性恋则在主动追求困境,然后在困境中坚定住爱情的唯一和坚贞。

所以说不近女色必须成为男主的个人标签,而人人畏惧更是让女主成为其心尖上唯一温柔的一团。

但本质上二者都是一样的,它们突出的都是一种不信任,前者是对社会的不信任,后者是对爱情的怀疑,而这同样是一个适用于社会学的命题。

往前回望,爱情的意义一直在发生变化。曾经的爱情追求突破人性和阶级,梁祝白蛇以及更早期的影视;再往后,有战火中爱情的承诺,琼瑶剧对浪漫和理想的执着;接着,爱情转向了《仙剑》这样的为天下苍生,还有《步步惊心》这样的古偶,穿越回古代的女主面对男主得权后的暴戾,价值观的碰撞让她主动离开这段爱情,反倒让爱更加深刻。

如今,爱情的脆弱逐渐成为其特质,小三出轨大行其道,渐渐成为都市剧的标配之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对爱情的本质认识。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增强的阈值通过更多极致的描写来反复确认我们心中仍旧期待的爱情纯粹和忠贞。

这些爱情表达或许没有优劣之分,但阈值越高,故事和人物的逻辑就越难。当把人性写到极端,人物如何才能学会去爱?当男主心中只有猛虎,他要如何才能细嗅蔷薇?

我们能从《折腰》窥到大部分偶像剧的处理,只能通过表面的糖,去提供即时的快感。

于是它爱的就像一个个虚假的甜品切片,会出现雨中抱人这种不动脑子的剧情,会出现女主让男主的手下送信给姐姐,让姐姐借男主的手替乔家占领博崖,男主一方却连看一看信都想不到的无逻辑情节;女主需要钱身边的女侍就做生意买下了半条街,但怎么买的无需呈现;需要兵姐夫那边就直接起义,但起义的环节一笔带过就好;男主出去回来就占下了一座城,但怎么打的连闪回都没有。

于是什么都被抽空,身边全是助攻,古偶真的只剩下遍地的糖,所谓身世不过是小姐少爷的装点,所谓权谋不过是过家家般的游戏。

当然可以反驳古偶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只要做到甜不就行了。

但真的吗?这解释不了为什么但凡这剧出现一点新颖的部分,弹幕就开始狂刷“终于有古偶不生闷气了”“终于有男女主都有嘴辩解了”。

观众也喜欢进步,也喜欢看有脑子的剧情,剧方也知道观众喜欢进步,但为什么明明都是把糖油面粉添加混合,味道却越品越不对。

因为它丢掉的不是甜度,不是爱情,是粗暴混合之下食材的本质——人的人性。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