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可疑的“卖猫片”广告,背后其实是一位退休的爱猫大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8:50 2

摘要: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反转已经成了一件常事。要是有哪件大事没有反转,那才是真正的反转。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反转已经成了一件常事。要是有哪件大事没有反转,那才是真正的反转。

但最近,我就亲眼在网络上看到一个不同的“反转时刻”。

是挺小一件事。它也转了,但“转”得极为别致,一路漂移到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地方。

事情的起点,跟大多数网络事件一样,源于一些不起眼的“避雷帖”:

起初,是有人陆续在家附近发现一种诡异传单。

不夸张地说,传单内容是有些可疑的,属于那种无论是谁看了,都会在心里自动拉一秒警报的那种。

主题相当惹眼:

卖 猫 片。

是的,猫片。传单上还提到,需要微信扫码观看,有各种吸引人的剧情,很“养眼”,最后旁边放了个二维码。

还有剧场名,叫小猫下乡欢乐剧。

如果你目前还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话,我可以试着为你解读一下:

在如今“网红猫一打滚,带货量就上百万”的时代,宠物经济早就被互联网卷到天花板了。什么直播撸猫、云吸猫、短视频卖萌,猫狗鸡鸭就差开口喊家人们了。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代里,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跑到线下用传单这种方式宣传“猫片”。

整个事就有点诡异的气息,似乎是涉嫌什么不便在网络上公然出现的东西。

特别是当下,光说“猫片”这件事,人们下意识就能想出两种不同的灰色赛道。

结合这种现状来看它,简直字里行间都是隐喻,“小猫能干爱玩”的名字也显得尤为扎眼。

正因如此,这种传单在网上还是引起了一定关注与讨论的,陆续也有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它。

更别提,在短视频版本的宣传中,这个猫剧场宣传还带上每集的剧名,怎么琢磨怎么觉得有内情。

一时之间,阴谋四起。

在这期间,就开始有一些正义者自告奋勇,准备去一探“猫片”背后的内幕。

但接下来,剧情就开始脱轨了。

有人抱着防备,加上了这位剧场的总导演,对方很快发来节目表,随后更是很可疑地表示,还能试看一集。

也直接就把对方的心薅到嗓子眼,止不住幻想《小猫大闹包裹》背后无穷的可能性。

直到视频发来。

这个猫片吧,它还真是猫片。

不是那个猫,也不是别的猫,就是这个猫。

真是小猫大闹包裹,一点不带骗人的。

这种纯粹,让许多当初的怀疑者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中,有释然,也有愧疚。

但这时候,其实疑云也仍未散去,仍有人抱着一丝质疑的态度继续深挖,生怕是障眼法。

结果仍然还真就是那个朴实。

在加上这个诡异的账号,交了门票之后,对方会每天如期发来一集小猫节目,每集都有不同的剧情。

没什么精彩刺激的情节,只不过是偏日常一点的内容,但拍得挺认真。没有过多的滤镜,也没有花哨的特效。

且拍摄者会和蔼地讲解,并用自己独特的取名方式给每天的节目起名。

总体来说,有种和当下互联网萌宠视频完全不同的感觉。

也让围观群众们瞬间集体沉默了,似乎能听见无数人手指从“举报”按钮上悄悄挪开的声音。

真是猫啊。

那段时间里,几乎都是这种感慨。

因为这个看似诡异的小猫剧场背后,其实就是位爱猫、收养了许多猫、但不太懂互联网的大爷。

根据大爷的账号资料显示,他今年已经六十岁了。近年开始,便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开展自己的“剧场”。

我看了有一阵了,他养了大约20多只野猫,“导演”方式很朴实:

小黑猫就叫“黑猫警长“;机灵点的小橘猫叫“特工橘”;小奶猫就叫“小小猫”。

没有刻意的剧情编排。但如果这些猫有什么精彩的互动,他就精选并拍摄下来,并想一个有趣又俏皮的名字。

比如几只小猫在门口耍赖的一集,就叫《小猫聚众堵门示威》,然后剪辑一下,发给订阅的观众们。

如果带小猫做了绝育,也会告知大家,时不时更新一些照片。

根据观察,大爷也不太像熟悉互联网的人,起初开展剧场的影片上映工作时,还是用1对1传送的形式,后经观众提醒,才拉了放送群。

总体形式上,有点上世纪的动画片的那个味。

事实简单到让人措手不及,也让一切变得合理起来。

古早的传单形式,是遗留下来的信息传递习惯;奇特的剧场名,是旧时代的烙印。

猫也不过就是猫而已。只是我们对语言的解读逐渐走向极端,让这一切看起来不再简单。

至于这个画风清奇的剧场诞生的初衷,大爷是这么跟我说的,其实没什么特殊的理由:

“就是喜欢小猫,力所能及地帮助它们生存。也爱拍它们,记录它们,分享给好友们,大家有余力的还能帮助小猫,可以享受其中的快乐。”

大爷也说,自己已经退休了,有时间有精力,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坚持做下去,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与快乐。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情况。

目前为止,大爷的剧场也因这个转折在网上小小的红了一下,在百花齐放的萌宠赛道里,成了不同的风景。

因为它提醒了大家一件事:

在信息的洪流和意义的洪荒之外,有些词汇,本来就是干净的。

只是我们已经忘了如何去相信。

这也是围观这件小事带给我的最大感触:别忘了要尽可能地相信,虽然只是尽可能而已。

就像现在一样,出于对互联网的了解,我仍要叠甲表示我不推荐你去付费订阅,保持怀疑,但还是想拉着你看一看这件值得触动的小事。

我们都被训练出了近乎本能的防备。

来源:面包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