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义监狱一监区民警以思想引领播撒忠诚之种、以能力锻造深耕业务之土、以制度筑基夯实安全之堤、以人文润心施下感情之肥,用辛勤和汗水俯身于这场特殊的“春耘”,为将监区打造成法治、安全的“良田”持续耕耘。
犁破坚冰方见水
深根细作待新苗
遵义监狱一监区民警以思想引领播撒忠诚之种、以能力锻造深耕业务之土、以制度筑基夯实安全之堤、以人文润心施下感情之肥,用辛勤和汗水俯身于这场特殊的“春耘”,为将监区打造成法治、安全的“良田”持续耕耘。
思想引领:播撒忠诚之种
——对党忠诚是最优的品质。在监区文化墙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熠熠生辉。构建起“三维学习体系”:采取“ 研学+自学”双堂学习形式,既保证方向不偏、效果不减,又结合实际、突出个性;采取“理论+实务”双轨学习路径,推进政治理论与工作业务深度融合;采取“传承+砺新”双向发力模式,打造“老民警讲初心”课堂,老党员、老民警亲身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举办青年民警“智慧讲堂”,鼓励青年民警走上讲台讲党建、讲业务,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通过“晨读微党课”“午间案例研讨”“晚间执法复盘”的浸润式教育,民警将公正执法、规范履职、永保安全信念深植于心。正如教导员陈奕旭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脚下沾泥土,心中有天地,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高墙,更是人民群众的安宁。”
能力锻造:深耕业务之土
——实干担当是最美的姿态。监区注重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警务技能教官谭兴华正带着民警演练战术队形,QC质量管理小组何禧同志正在用数据分析减刑假释案件。 训练场上,民警反复模拟突发事件处置;学习室里,“法学专家”张小杰的常用法律手册被争相传阅;习艺车间,技术能手吴飞宾分享的劳动改造方法深受好评。
成长档案记录着每位民警从“新手”到“骨干”的蜕变轨迹。去年刚入职的民警李涛涛说:“在这里,每天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就像春苗在沃土里拔节生长”。
制度筑基:夯筑安全之堤
——严格自律是最强的防线。监区的“制度图谱”清晰可见:值班长每日对照《值班长督导清单》逐项核验,亲情电话监听复听实现全程留痕;“四级谈话制”档案里,罪犯的转化轨迹纤毫毕现;每月的“业务体检报告”用红黄绿三色标注整改进度。
在“隐患整治攻坚月”中,民警们针对劳动工具管理,创新推出“五点定位法”(定点存放、定人管理、定时清点、定量配备、定规使用),实现工具流转零误差。监区长钟禹指着督导台账说:“这些台账数据,就像春耕时的育苗除草,让我们能精准施策”。
人文润心:施下感情之肥
——文化沁润是最亮的底色。监区“职工小家”的活动剪影里,记录着监区开展政治家访的点点滴滴;教导员办公室的“悄悄话信箱”中,信纸上记录着民警们心系集体、建言献策的心声。
荣誉墙上,“规范执法标兵奖”的评选标准细化到“化解矛盾成效”“主动承担工作次数”等可量化指标;政治生日活动中,“民警微心愿分享”环节,来自外地的民警吃着热气腾腾的羊肉粉倍感惊喜和温暖。正如来自江西的民警吴飞宾所说:“这里既有严明的纪律,更有家的温度,让我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春天匆匆的脚步意味即将收获即将来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见证着教育改造的成效,罪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考试合格率100%,一季度减刑假释案件审查合格率100%,一季度共化解狱内矛盾纠纷33起,矛盾化解率100%......这些数据背后,是民警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法治之花。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他们既做“执法者”更当“育人者”,用春风化雨的方式让迷途者重获新生,这或许正是监狱管理最生动的诠释。
1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