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这条路,走得有点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21:52 2

摘要:匠心传千载,文明共交融。作为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之路的出发点,新都怎样在新时期焕发新的荣光?作为“锦绣新都”系列报道第二期,小新将聚焦“南方丝绸之路”,为我们新都打Call!

匠心传千载,文明共交融。作为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之路的出发点,新都怎样在新时期焕发新的荣光?作为“锦绣新都”系列报道第二期,小新将聚焦“南方丝绸之路”,为我们新都打Call!

东线起点

自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以来,经过近150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含义不断深化和泛化,现已成为中国古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统称,一般分为“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其中南方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南亚、中亚以至西亚和地中海地区的交通线路,又称蜀身毒道(注:“身毒”为中国对古印度的称呼),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甸、印度,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古老的国际通道,比北方丝绸之路早400多年。

根据研究一带一路的专家赵晓东先生的最新出版的《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先秦汉晋南方丝绸之路东线出海通道研究》表述,经过近百年的探索研究,学界已确认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成都平原,从成都向南分为三条主线:西线经今四川双流、邛崃、雅安、西昌、攀枝花等地,越金沙江至云南大姚、姚安,再西折至大理,这条路线被称为“零关道”(或“灵关道”“牦牛道”);

中线从成都南行,顺岷江而下经乐山、宜宾,再沿五尺道经今云南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在大理与西线汇合,继续西行至今永平,称为“永昌道”;

东线则从新都出发,经广汉郡(三星堆所在地)沿陕西汉中出川,经贵州西北,经广西、广东至南海,称为“牂牁道”或“夜郎道”。

南丝绸之路东线上,途径云南大理的古索桥,与近年新修的虹桥并驾齐驱。图据云南日报

昔日荣光

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最具探险开拓精神的商人们凭借马蹄和双脚,在高山深谷纵横的横断山脉和西南雨林中,开拓了通向世界最古老的商道,并由此连缀起南丝路上一个个永不散场的集市,孕育出一段段世代流传的商道传奇。

这条全长超过6000公里的隐秘交通网络,古老的商队跨越高山峡谷、深渊密林……以茶叶、丝绸、瓷器、白盐、青铜、玉石等商品,连接起一个个奇异的国度、繁华的城市、独特的民族,将成都与全世界连通起来。用赵晓东先生书中的表述,确认从先秦到汉晋时期由四川经贵州西部和云南东部的出海之路的东线是南丝之路最具文化、军事和经济价值的线路,并将其称为“中国西南陆海走廊”。

繁盛的贸易当中,不仅仅流通着各式各样独具民族特色的珍奇物品,还有先进的技艺、古老的习俗,拓展着这条千年文明之路。更深远地改变了沿途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信仰崇拜,乃至文明的形态。古老的民族正是沿着南丝路一路迁徙,一路将文化、艺术、信仰播撒到沿路各地,最终生长出各种独特而多样的地域文化和信仰,绘制出一条伟大的文明纽带。

开明王朝时期墓葬中来源于中亚的琉璃珠,出土于新都马家,现存于四川省博物馆。 图据:四川省博物馆

今日辉煌

今天,这里的人们依然延续着先祖们的精神与血脉,将成都再次打造成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亚欧大陆的贸易中心。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连通中国西南、孟加拉国、缅甸、印度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缀起的不但是沿途各地的繁华商贸,更是各国之间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新都,就像3000年前那些从这里出发开拓国际通道的先辈一样,依然走在前列,从海陆空全方位拓展新时期南丝路的时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新都的成绩单惹人注目:

文化为媒,搭建对外交流交往桥梁。新都区依托特色优势,打造蜀锦蜀绣产业聚集地,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杨升庵文学奖”,邀请100多名文学界嘉宾齐聚新都区。

“杨升庵文学奖”征稿发布会在新都麦田书局举行

产业支撑,建强开放型经济体系。新都区依托拥有30个工业门类的优势,推进产业链融合,支持医药、航空等产业走向“一带一路”市场;推进创新链融合,支持企业凭借优势技术与全球优秀企业展开合作;推进资金链融合,联合国际创投机构,推动国际项目落地新都区。

平台赋能,提升跨境资源配置能力。新都区以公铁联运为切入点,建设成都传化多式联运智慧枢纽和百亿级陆港产业园;打造跨境贸易平台,联合多家企业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贸易额逾35亿元;打造跨国培训平台,依托西南石油大学面向多个国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助力企业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行稳致远。

17000、21215

这两数字

是成都北车站日均办理辆数

与日最高峰办理辆数纪录

全省最大的

中欧班列(成都)编组站

从新都高频出发到欧洲和中亚

从新都发出的声声鸣笛

正成为新丝路上的悦耳“驼铃”

演奏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交响

蓉欧国际货运列车编组

2024年12月21日,位于四川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轨交科创中心内嘉宾云集,2024年四川航空制造业合作对接会在这里举行。

大飞机规模化发展与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建设历史性交汇给四川和中国商飞的合作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新都是C919大型客机机头唯一供应商——成飞民机的所在地,新都持续打造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目前已经形成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燃机轮机多位一体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航空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7.6%。

四川航空制造业合作对接会在新都举行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从西安至成都(新都)再到昆明并最终到南亚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正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连接起来,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对接起来,构筑起内外联通、海陆并进的全方位开放体系。

近期云南出台的交通规划已将三条丝绸之路紧密连接。图据:云南日报

多年来走过的繁荣互惠道路,新都积淀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更是对世界全新的理解与认知。新都立足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成都北向门户枢纽的禀赋优势,努力绘就古蜀新都邑、现代航空城的大美画卷,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努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多新都力量。

策划 | 陈 宇 张晓迪

记者 | 陈 宇 郑 雪

编辑 | 张晓迪

审核 | 罗 瑞 张璐玮

来源:新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