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彩礼,本是我国传统婚俗中表达美好祝愿、见证新人结合的象征,承载着双方家庭对婚姻的期许与祝福。然而,在当下部分农村地区,彩礼却异化为攀比的工具,数额节节攀升,演变成令人不堪重负的经济重担,成为横亘在青年婚恋道路上的“拦路虎”。破除高额彩礼陋习,倡导文明婚俗新风,
马岳荣
彩礼,本是我国传统婚俗中表达美好祝愿、见证新人结合的象征,承载着双方家庭对婚姻的期许与祝福。然而,在当下部分农村地区,彩礼却异化为攀比的工具,数额节节攀升,演变成令人不堪重负的经济重担,成为横亘在青年婚恋道路上的“拦路虎”。破除高额彩礼陋习,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守护青年幸福婚姻的当务之急。
高额彩礼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从家庭层面看,为筹措彩礼,许多男方家庭不得不掏空积蓄,甚至背负沉重债务。父母省吃俭用、四处举债,不仅严重影响自身生活质量,还可能让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未来多年都在为彩礼债务奔波。对适婚青年而言,高额彩礼扭曲了婚恋的本质,让感情在金钱面前变得脆弱不堪。一些相爱的情侣,因无法承受彩礼压力而被迫分手。此外,高额彩礼催生的攀比之风,还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民俗,让婚姻变成一场金钱的较量,侵蚀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高额彩礼现象的盛行,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一方面,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容忽视。部分人将彩礼数额与女方家庭地位、面子挂钩,认为彩礼越高越能彰显女方的价值,这种错误观念助长了彩礼不断攀升的势头。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得一些家庭将彩礼视为养老保障的重要来源。在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养老制度,部分父母希望通过彩礼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从而加重了彩礼负担。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物质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在婚俗领域也表现为对彩礼数额的盲目攀比。
抵制高额彩礼,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首先,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制定彩礼指导标准、建立婚俗改革示范点等方式,为婚俗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大对文明婚俗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高额彩礼的危害,弘扬“重感情、轻物质”的婚恋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基层组织要积极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上限,对遵守规定的家庭给予表彰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劝导纠正。还可以组织开展集体婚礼、简约婚礼等活动,为青年提供更多文明节俭的婚俗选择。此外,广大群众也要自觉抵制高额彩礼,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不以彩礼论长短,让婚姻回归感情的本质。
婚姻的真谛在于夫妻携手同行、相互扶持,而非用金钱堆砌。破除高额彩礼“枷锁”,倡导文明婚俗新风,既是对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必然要求。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婚姻摆脱物质的羁绊,让爱情在纯净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幸福的花朵。
来源:甘州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