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0日讯眼下,走进位于潍坊诸城的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运输机器人穿梭不停,灵活的机械臂通过轨道将流水线上的钢帘线传送到检测区,检测区内产品通过“CT扫描”很快就完成了下线,车间内工作人员数量大大减少,“数转智改”让生产流程更加智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0日讯眼下,走进位于潍坊诸城的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运输机器人穿梭不停,灵活的机械臂通过轨道将流水线上的钢帘线传送到检测区,检测区内产品通过“CT扫描”很快就完成了下线,车间内工作人员数量大大减少,“数转智改”让生产流程更加智能、高效。
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效地规避了人工检测时可能出现的“变质”问题。据了解,企业使用高速相机和机器视觉相机代替人眼检测,通过对产品的智能化监测,能够杜绝检测过程中因人眼无法辨别而出现的数据误差,产品质量有了保证,与企业合作的客户“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数转智改”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对生产过程的重塑。自2019年以来,企业就加快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建成了包含ERP、数据采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智能检测、智能物流、WMS智能仓库管理等在内的数字化项目。现如今,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钢帘线生产能力在全球排第三位、国内排第二位,企业产值不断实现新突破。
走进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边施工边生产的火热场景映入眼帘。今年以来,企业抢抓机遇,加快推动兴贸玉米绿色高效智能化玉米深加工改造提升项目落地实施,以提升淀粉衍生物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为目标,全面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年加工玉米能力由130万吨提升到200万吨,有力驱动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智能化生产。
近年来,诸城市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化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下一步,诸城市将持续聚焦重点行业和产业链,推动“数转智改”向纵深发展,引导各工业企业以标杆案例为引领,力争形成“以点带链、全域突破”的转型发展新格局,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刘煜 吕文强 潍坊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