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一号文件,释放哪些信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22:21 3

摘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必选项”。在夏收的麦香与忙碌中,2025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公开发布,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擘画了新的蓝图。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郝楠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必选项”。在夏收的麦香与忙碌中,2025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公开发布,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擘画了新的蓝图。

打造粮食增产的“河南模式”

5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记者注意到,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继续被列为今年一号文件的“首要任务”。

省委一号文件指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稳面积、增单产,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扩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规模,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加大高产高效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集成推广力度,打造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河南模式。

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保障之一。文件明确,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应用“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以上。

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省委一号文件对河南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给出发展路径——

“肉盘子”方面,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肉牛、奶牛产业发展。

“奶瓶子”方面,鼓励发展立体多层高效设施养殖。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场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菜篮子”方面,巩固油菜、花生扩种成果,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积极开发森林食品,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翁鸣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主要粮食调出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繁重任务。2025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是河南“三农”工作必须守住的“底线”。

农业创新,

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

农业科技创新,是粮食增产增收的动力之一。具体怎么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划重点”——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强化农业科研资源统筹,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农业科技系统化组织水平和体系化攻关能力。加快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衔接的融通创新体系。支持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

推动种业创新。大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推动农科教、育繁推等资源聚集,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圈,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强化农机装备支撑。支持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短板机具、智能农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制。推进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提升洛阳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培育先进农机装备千亿级产业联盟。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积极研发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生产力,推动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建设全领域覆盖、多层次联通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提升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智慧育种、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农业气象等大模型,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打造软硬一体的成建制、规范化农业机械智能生产场景应用,培育链条完整、协同联动的智慧农业集群。

“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大省河南来说是必由之路。”翁鸣建议,充分发挥河南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制度创新赋能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突破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化瓶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真正展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

首次将“先导区”写入一号文件,

意味着什么?

在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示范引领。坚持片区化、组团式理念,依据平原、丘陵、山区等地理地貌,培育一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2025年,是‘三农’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在中原大地系统集成、全面推进的一年,这也是河南首次将‘先导区’这一概念写入一号文件。”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建国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2024年“先导区”概念在河南提出,从潢川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到西峡的山区片区统筹;从新安县的“千年樱红”,到中牟的城乡融合共进,如何建设“先导区”,这些地方已经给出答案。

“如今,‘先导区’概念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我认为这是一种发展逻辑、治理模式的跃升。”杨建国说,如果说浙江“千万工程”解决的是“怎么让乡村美起来”的问题,那么河南“先导区”要回答的,是“如何让乡村强起来、兴起来”的系统性命题。

因此,此次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完善“一库一单”运行机制,实施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通过支撑性、关键节点性项目推进先导区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总结先导区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实施、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大河财立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