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月18日全国助残日活动中,荔江镇柿子田村观景台的“霞仙女荔苑”成为温暖传递的焦点。这家由90后乡贤姜晓霞、王建平共同创立的农旅融合项目,将助残行动与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展现出新一代创业者的社会担当。
在5月18日全国助残日活动中,荔江镇柿子田村观景台的“霞仙女荔苑”成为温暖传递的焦点。这家由90后乡贤姜晓霞、王建平共同创立的农旅融合项目,将助残行动与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展现出新一代创业者的社会担当。
姜晓霞作为“霞仙女家庭农场”创始人,自2025年3月起在观景台打造20个吊炉火锅位,创新推出“花海沸腾涮春鲜”体验项目。同时,她与合伙人王建平还聚焦电商运营,通过抖音直播“云赏花”“云涮锅”吸引客流,成功突破油菜花“半月网红”的时效瓶颈。这对创业搭档以“传统吊炉+现代农业”为切入点,不仅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更通过蔬菜直供、停车场管理等衍生服务实现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胡琴在指导时感慨道:“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载体,让产业既能带富一方水土,也能温暖特殊群体。”
在全国助残日活动中,姜晓霞团队将特色吊炉火锅转化为助残载体,邀请柿子田村8名残疾人免费体验。胡琴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在现场动情分享:“助残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要让每个生命都感受到尊严的温度。就像我们为残疾人上门办证、送医上门,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场景,才能真正理解需求。”她特别肯定创业者“通过美食传递关怀”的巧思,认为这种“非施舍式助残”更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
两位创业者的实践植根于柿子田村多年积累的产业基础:2000亩高标准荔枝示范园提供产品支撑,“三横五纵”路网和生态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他们正规划整合本地农家乐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尝试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姜晓霞说:“今天我们邀请的客人里,其中一位精神残疾的曾明富老人已经79岁了,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容易,我们没有别的可以送给他们,只能邀请大家品尝火锅,就想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和煦阳光里的多姿多味和点点温情。”
通过“一朵菜花、一口火锅、一个产业”的乡村振兴范式,姜晓霞、王建平团队证明:新时代乡贤力量既能激活“红荔枝”里的“幸福甜”,也能在观景台上烹制出充满人文关怀的“助残火锅“。这种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在胡琴“既要兜住民生底线,更要架起融入桥梁”的理念指引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样本。(荔江镇)
来源:趣说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