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全球出行格局!自动驾驶正驶入“快车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22:41 3

摘要:百年科技征程,自动驾驶已经从实验室的理论构想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5月20日下午,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无人驾驶”专场活动在广州外国语学校举办。本期以“智驭未来”为主题,活动邀请小马智行智能交通高级经理闫天朋作为演

新质生产力“无人驾驶”专场活动在广州外国语学校举办

百年科技征程,自动驾驶已经从实验室的理论构想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5月20日下午,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无人驾驶”专场活动在广州外国语学校举办。本期以“智驭未来”为主题,活动邀请小马智行智能交通高级经理闫天朋作为演讲嘉宾,中科智城国际合作总裁朱奕璇女士担任主持,现场吸引了500余名师生沉浸式参与。同时,线上通过广东科技报、南方+、南沙科普视频号、中科智城视频号等多平台全网直播,线上累计总播放量超9.5万人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智能出行的热烈讨论与广泛关注。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广州外国语学校支持。

未来已来,自动驾驶如何重塑未来交通?

1925年,全球首辆无线电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American Wonder”惊艳亮相,开启了人类对智能出行的百年探索。从实验室里的机械雏形,到算法及数据驱动的智能系统,历经百年技术迭代与创新突破。2025年,自动驾驶终于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元年。这场跨越世纪的科技革命正逐步规模化“落地”。

那么,中国自动驾驶发展情况如何呢?闫天朋认为,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正驶入“快车道”。中国的一线城市都开始了自动驾驶的无人化及商业化试点,逐步从外围区域走向中心城区,覆盖更多的人口和区域,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智能、高效。

与人类驾驶一样,自动驾驶车辆同样也需要经历严苛的“持证上岗”流程。从企业自己的仿真验证到封闭道路安全测试,从有安全员到没有安全员,从道路测试到载人运行,再到商业化,每一步都需经过层层技术验证与安全评估。这一系列严苛标准,构建起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安全屏障,以此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真正服务公众。这严苛程度已远超人类驾驶员的驾照考试标准。

在演讲中,闫天朋为消除公众认知误区,着重解释了“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的技术边界。当前市面上大家能买到的汽车都是搭载辅助驾驶系统,只是一个协作者的身份,辅助人类完成驾驶,在驾驶过程中需要人类驾驶员全程保持注意力,其核心决策权仍掌握在人类手中。而无人驾驶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应用,它具备自主感知、独立决策、实时与外界交互等能力,完成全流程自动驾驶任务。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人类驾驶讲究“目的明确、眼观六路、手脚并用”,自动驾驶同样也遵循这样的逻辑。通过定位明确位置,依靠感知捕捉环境,凭借预测判断动向,根据规划制定路径,最终由控制精准执行。

闫天朋介绍,自动驾驶已广泛应用于乘用车、港口物流、末端配送、公交车等多元场景中。目前,小马智行全自动驾驶服务已覆盖中国所有一线城市,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达4500万公里,其中无人自动驾驶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运营。他形象地举例:普通人年均通勤约2万至3万公里,4500万公里的里程相当于一个人从秦始皇时代开始不间断驾驶至今的总里程,充分直观展现了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成熟性以及规模性。

除乘用车外,自动驾驶卡车已深度融入专线、干线物流场景。闫天朋通过视频展示编队运输情况:头车配备安全员但司机不需要驾驶,后方车辆全程无人值守,车队依靠通信协同作业。编队当遇车辆加塞时,会自动拉大间距,待干扰消除后迅速恢复编队,充分展现了智能协作的高效与安全。

谈及自动驾驶的价值与意义,闫天朋指出:当前超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导致,而自动驾驶凭借360度无盲区感知、毫秒级响应及严格遵规等技术优势,安全性较人类驾驶提升10倍以上。此外,通过多重安全冗余、车规级零部件、上千万公里的里程验证,满足应对城区、高速、环路路段,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以及“鬼探头”等的全场景无人驾驶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要求。

“当然,自动驾驶的终极价值绝非替代人或取代人,我觉得我们所做的最终价值,一定是而且必须是‘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用技术改变人类生活,让出行更安全、更美好。” 闫天朋重点补充道。

全场景无人驾驶的落地进程与未来展望

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无人驾驶还有多远?未来我们对自动驾驶还有哪些期待?在对话问答环节,主持人朱奕璇与闫天朋聚焦“全场景无人驾驶的实现路径与未来想象”展开深度探讨,双方结合技术演进、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生态构建等维度进行了深度交流。

现场同学们也纷纷化身“未来交通探索官”,围绕无人驾驶的伦理挑战、极端天气应对方案等问题进行踊跃提问,现场掀起一场未来交通的头脑风暴。

本次活动是中科智城承接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新质生产力系列的第3场。后续,中科智城还将计划发挥自身资源及技术优势,持续推出更多、更精彩的科普活动。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张乐会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广东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