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参展VS资深玩家:这些画廊为何集体押注2025北京当代? - 凤凰艺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23:11 3

摘要:2025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即将于5月22日拉开帷幕。本届艺博会围绕“凹凸”(CONCAVE-CONVEX)这一主题展开,吸引了12个国家、32个城市、132家机构参展。

北京当代

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即将于5月22日拉开帷幕。本届艺博会围绕“凹凸”(CONCAVE-CONVEX)这一主题展开,吸引了12个国家、32个城市、132家机构参展

在展会开幕前夕,我们特别采访了家参展画廊首次参展的巴黎老牌画廊杜梦堂、深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余年的香格纳画廊、以艺术家个展强势回归的马刺画廊、持续关注新锐艺术力量的空白空间,以及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艺术布局的常青画廊

这些画廊不仅以独特视角诠释“凹凸”主题,更为我们推荐了值得期待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以下是凤凰艺术的独家报道,为您提前揭晓本届艺博会的精彩看点。

今年,北京当代以“凹凸”(CONCAVE-CONVEX)为主题,借汉字视觉形态的隐喻,既是对艺术形式的探讨,更是对全球化语境下艺术生态的回应

过去,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抹平地域、文化和价值的差异,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坦世界”。但如今,随着新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不再“平”。全球化出现的逆转形势,让国际秩序和世界产业格局重新洗牌。

而当代艺术市场,正呈现出显著的“凹凸”地貌。

艺术世界北京时间

“凹凸”既承认差异的存在,又强调不同板块之间的互补与共生。当主流审美趋势逐渐扁平化,2025年艺博会的主题正是对这种趋势的反思和制衡,它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体验需要深度和层次。

如果把整个艺术生态比作一个有机的系统,凹凸”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画廊、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观众等不同角色构成了这个系统的“凸起”与“凹陷”,本届艺博会也将特别呈现这种生态关系。

作为其中一环的画廊,他们又是如何回应本届主题,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展陈和作品呢?

1 首次参展:中国市场的深耕与拓新

今年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迎来两位新面孔——杜梦堂香格纳画廊。尽管是首次参展北京当代,但这两家画廊在中国艺术市场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和影响力。

杜梦堂

老牌但不老派

作为以现当代雕塑闻名的巴黎老牌画廊,杜梦堂选择在2025年加入北京当代,代表着他们对中国艺术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持续投入。

自2008年在上海设立空间以来,杜梦堂便致力于深化对当代艺术的投入,持续关注并支持中外新锐及成熟艺术家。画廊创始人皮耶·杜梦堂(Pierre DUMONTEIL)先生以其独到的品味,坚持推广和销售能够打动自己的艺术品,形成了画廊独特的收藏特性——“以个性唤起共性”

杜梦堂上海空间

谈及本次的主题“凹凸”,杜梦堂表示,“凹凸”是对边界的探索与突破,也是对当下信息时代“扁平化”的审视和质疑,更是对艺术是“以个性唤起共性”的重要重申

在此次展会上,杜梦堂将呈现文森·漆 (Vincent Cazeneuve)以大漆为核心的架上作品和艾蒂安·马丁(Étienne-Martin)的雕塑作品。文森的作品以一种持续演进的哲学让传承几千年的大漆焕发新生,打破我们对传统与创新的界定,而艾蒂安·马丁的铜雕作品《奖章(居所-镜子)》来自他最著名的“居所(Demeure)”系列,以建筑、人体等结构展现思想的内部景观,作为阐释记忆与时空关联的具体载体。

文森·漆 (Vincent CAZENEUVE) 《无题》 大漆 旧米袋 蛋壳镶嵌 金箔 130 x 107 x 6 cm 2022年

艾蒂安·马丁(Étienne-Martin) 《奖章》(Medal )铜雕 Susse 铸造厂 艺术家署名Ed. 7/8 67 x 70 x 35 cm 1959年

策划现场展位方面,杜梦堂回应了如何平衡历史经典与当代创新这一问题。此次展位不仅荟萃了许多当代艺术家的近期创作,包括:文森·漆 (Vincent Cazeneuve) 和翁纪军以大漆为媒介的创作,查尔斯·哈斯科埃特 (Charles Hascoët)、朱丽晴 (Liane Chu)和朱新宇的油画作品,雅尼·卡努西 (Yanis Khannoussi) 的彩虹雕塑,以及帕布洛·托梅克 (Pablo Tomek)以行为为主导的架上作品,同时展出了两位20世纪法国重要雕塑家艾蒂安-马丁(Étienne-Martin)和罗伯特·库蒂里耶(Robert Couturier)的铜雕作品。在今年的”众望“公共艺术单元,还会展出新锐艺术家苔丝·杜蒙(Tess Dumon) 的金属网丝雕塑作品和朱丽晴的装置作品。

翁纪军 《记忆》 大漆 木板 苎麻 94 x 123 x 3.5 cm 2019年

查尔斯·哈斯科埃特(Charles HASCOËT )《闷闷不乐》(Moody) 布面油画 100 x 80 cm 2023年

罗伯特·库蒂里耶(Robert COUTURIER) 《多米诺》(Domino ) 铜雕 TEP 铸造厂 艺术家署名 EA II / IV 73 x 22 x 10 cm 2002年

杜梦堂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以多样的概念、媒介和技术,突出艺术表现形式的原创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香格纳画廊

中国当代艺术的先行者

作为深耕中国30余年的画廊,香格纳画廊是上海首家当代艺术画廊,也是最早落户上海的外资画廊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家以来,香格纳已经和四代艺术家合作,并将国内艺术资源带向西方,使得上海融入国际化的语境中。香格纳画廊不仅在上海设立了香格纳影像资料库香格纳图书,向公众开放,更通过定期沙龙活动,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

香格纳画廊选择首次参展北京当代,是综合性原因促成的,其中草场地画廊的减少,对画廊和同行、外界的交流机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香格纳寻求更多展示交流的平台

对于本次的主题“凹凸”,香格纳认为,“凹凸”是与平面相对的,这个主题下强调的差异性带来的张力是艺术从业者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在发布会时看到的视频给人的感受比较直接明确,“视频从俯瞰的角度立体链接了艺术发生的场域,同时引导出与这个城市文化背景的关系,二十年前珍贵的布展现场记录又叠加了时间维度。”

香格纳画廊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参展海报

在今年的展位策划上,香格纳画廊将以“作品本身”为亮点,让作品成为主角。展位设计将比较简单,作品将集中在绘画和综合材料,展现当代艺术中最直接的表达。

耿建翌《漏光》 银盐黑白照片 相纸上绘画 30.5(H)x25.5cm 1999年

杨福东《雍雀之四》 摄影 101(H)x180cm 2024年

高磊 《晚餐》 布上丙烯 琉璃 火腿(2014年生产) 铝合金框 无反光玻璃 绘画 33x129x5cm 琉璃火腿 10.5x4.5x2.5cm (x 12 pieces) 火腿 16.5x12.5x5cm 2024-2025年

2 个展为主:画廊的学术性与策展性

今年的北京当代,众多画廊将以重要艺术家的个展形式亮相,这反映了一种艺术生态的现象,也体现了画廊对于学术价值发掘的投入和对艺术家扶持的倾注。

马刺画廊

多年后的回归

恰逢成立20周年,马刺画廊以艺术家个展强势回归北京当代。

马刺画廊2025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海报

作为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马刺画廊始终致力于支持并推出具有代际延续性的展览,既展现中国特有的艺术发展史,又发掘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力图呈现和丰富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面貌。此次回归北京当代,马刺画廊表示希望能在现场给大家带来一些特别的体验

马刺画廊北京空间

马刺画廊将“凹凸”理解为不仅是一个视觉或形态的标签,更是对我们当下艺术生态复杂性、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矛盾的一种隐喻。

对马刺画廊而言,这个主题更像是“本土经验的国际对话”,通过“凹凸”的字形组合,呼应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既象征不同文化间的契合与协作,体现了东方美学,也暗含例如近期中美的不稳定性,导致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性与国际性共存的诉求。

在艺博会现场,马刺画廊将呈现张培力的个人项目,包括他90年代的早期录像实验、2018年个展“既然”中的《门禁系统》装置,以及去年于红砖美术馆个展的同系列新作。其中,《门禁系统》(2018年)将为观众精彩呈现,它曾通过整个展厅使用镀镍铁栅栏围合出一个封闭空间的方式展出,让观众体验短暂“囚禁”的互动。

张培力 《门禁系统》 2018;张培力 《音响床垫》 2018;“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博而励画廊 北京 2018

同时,观众还将看到《煤气瓶》(2025年),这件作品由红砖美术馆个展的大型装置《煤气瓶阵列》(2024年)发展而来,将煤气瓶抽离日常功能,成为时间与矛盾的载体,隐喻人类追求便利却陷入自我制造困境的矛盾现状。

张培力 《煤气瓶》煤气瓶 200 x 100 x 100 cm 2025年

空白空间

年轻艺术家的全球平台

空白空间作为一家立足中国,推动全球当代艺术传播与交流的专业画廊机构,自2004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画廊总监田原将其定位为实现“成长”的空间,将“服务”视为关键,既包括对藏家的服务,也包括对艺术家的支持与奉献。空白空间目前在草场地拥有两个展厅,共1,500余平方米展览空间,已成为一个全球年轻新锐艺术家展示与交流的国际平台

空白空间北京空间

2024年空白空间在北京当代上展出了艺术家钦君的个人项目——《连锁反应》,以其实验性的策展尝试获得了最佳展位奖

2024年北京当代艺博会 钦君 《连锁反应》现场

今年,空白空间将在展位呈现艺术家Yuko Mohri(毛利悠子)的个展项目,展出她最新面貌的装置作品。

毛利悠子(Yuko MOHRI)Photo by kugeyasuhide

毛利悠子《Compose》2024 年

毛利悠子《分解》2025年

谈及近年来参加北京当代的感受,空白空间认为,由于博览会创始人之一鲍栋先生的策展人身份作用,使得北京当代在推动艺术市场活力的博览会场景中,嵌入了学术探索的精。最佳展位奖和特别策展单元的设立在改写固有的展商逻辑,它驱动画廊带有展览意识地呈现艺术家的实践,同时也更有效地介绍艺术家与展现画廊的特质。

3 与北京当代共同成长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创立于2018年,如今已走过第八个年头。常青画廊可谓是其成长历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常青画廊

三十年“凹凸”之路的全球实践

作为全球当代艺术版图中举足轻重的画廊,常青画廊自1990年在意大利圣吉米那诺成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选址理念和前瞻性的艺术视野,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带到更广阔的区域。如今,常青画廊已在全球拥有八个空间,包括2004年成立的北京798艺术区空间,成为最早入驻中国的国际画廊之一。画廊的名字“常青”(continua)寄托了创始人“通过艺术在过去、当下和未来之间建立联系并将之升华”的宏愿。

常青画廊北京空间

常青画廊是首届北京当代“最佳展位”的获奖画廊

此次参展,常青画廊带来了极为丰富的作品阵容,试图呈现出一场横跨四大洲的全球艺术对话。从时间上看,自第一届至今,世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青画廊对此深有体会,并希望“通过这次的展览,展现艺术与时代、科技和个人生活品质之间的深刻联结”

常青画廊表示,此次参展作品既有架上绘画,又有雕塑、摄影作品和大型公共项目,在策划展位时,会注重通过作品的形式来平衡和呼应“凹凸”的主题。例如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作品体现“凹”,而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则展现“凸”,以此来体现艺术创作的层次和立体感。画廊方面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作品呈现艺术行业的立体化发展和生活不再扁平的丰富性,更期待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扬,而非仅仅是奖项,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画廊能够得到支持和认可。

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随机三角镜》(Random Triangle Mirror)不锈钢 树脂 149.5 x 149.5 x 20 厘米 2018年

邱志杰 《冥想室》(The Meditation Room) 茶砖装置 2800 x 275 x 230 厘米 2024年

谈及近年来参加北京当代的感受,常青画廊认为,北京艺博会从最初的设计、参展画廊的选择,到如今的专业性务丰富性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飞跃。

并希望北京当代不仅能促进销售,更能营造出更加舒适的观展环境。同时,常青画廊也强调艺博会对本土文化培育和艺术教育的积极贡献

2025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凹凸”为镜,既照见了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复杂样貌,也映现出北京作为文化枢纽的独特魅力。当世界逐渐碎片化,艺博会却联结132家机构共同构筑起一个“和而不同”的艺术共同体。

这些参展画廊对主题的回应,再次为我们揭示了: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单向的征服,而是多向的共生。唯有承认差异,才能创造真正的连接;唯有保持棱角,才能构筑稳固的平衡。

5月22日起,这场跨越108小时、联动全城、独属于北京的艺术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采访/王家北 王美雯 编辑/王美雯 责编/dbk)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商务合作洽谈,请联系邮箱:843134080@qq.com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艺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