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三闸镇:以文明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23:54 1

摘要:甘州融媒讯近年来,甘州区三闸镇深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选准切入点和发力点,突出做好“强阵地、育品牌、壮队伍、树新风”四篇文章,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点亮群众“新”生活。

甘州融媒讯近年来,甘州区三闸镇深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选准切入点和发力点,突出做好“强阵地、育品牌、壮队伍、树新风”四篇文章,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点亮群众“新”生活。

整合资源阵地 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在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柏油路两旁的民俗文化墙分外亮眼。闲暇时,村民李乐新和妻子就在家门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休闲健身。

“自从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闲时,大家都在这里读书、下棋、唱歌、跳舞,很开心。这里还经常组织活动,村里在家的群众都喜欢参加。”李乐新说。

三闸镇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整合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协商议事室、休闲活动室、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阵地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2个,使更多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文明实践达到了“民有所需、物尽其用、共建共享”的良好效果。

2019年,三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落成,2020年,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陆续投入使用,虽然场所面积不大,但功能室应有尽有。乡村记忆馆,让人沉浸怀旧;图书室,是村民求知的宝库;协商议事厅,碰撞出发展的火花;主题法治小游园,筑牢乡村法治根基;文化活动广场,洋溢着活力气息……

丰富活动形式 激活文明实践动能

“群众脚步所至,宣讲之声即达。”在三闸镇红沙窝村,理论宣讲志愿者化身“文明轻骑兵”,巧用碎片时间,将理论宣讲融入群众日常。田间地头、庭院楼栋,便是天然课堂,宣讲志愿者们席地而坐,与劳作休憩的群众唠家常、话发展,深入浅出地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东山寺下传唱的“河西宝卷”到田间地头企业开展的“理论微宣讲”;从常态化开展的“道德讲堂”到随处可见的文明劝导;从用爱浇灌的“心愿树”到全镇“志愿红”守护的山丹河;从风雨无阻的“爱心义诊”到绽放时代光彩的“我们的节日”……放眼三闸大地,多彩文明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催生城乡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三闸镇用足用活“讲、评、帮、乐、赛”等载体形式,积极培育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努力推动理论铸魂、文化传承、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家风建设、文化惠民、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七大文明实践工程深度融合,互嵌互补。同时,因地制宜探索打造“红色+”“绿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服务圈”,全面激发志愿服务活力,使红色铸魂、紫色助困、金色聚能、绿色生态、蓝色保稳、青色护苗、橙色乐民七彩志愿服务绽放耀眼光彩。策划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利用旅游旺季游客量增长的优势,志愿者们现场宣传和销售农特产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推文明实践“出圈”更“出彩”。

壮大服务队伍 汇聚文明实践力量

“这几本名著都挺好看的,我还收到了几支新笔,谢谢阿姨们!”收到礼物的困境儿童小婷(化名)开心地说。日前,三闸镇符家堡村“爱心妈妈”志愿者通过“点亮‘微心愿’ 传递‘心温暖’”公益活动,将学习用品、文体产品、图书读物、日用品等心愿礼品送到儿童手中。

“我们在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等志愿服务方面持续发力,结合村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的‘点单—接单—派单’志愿服务模式,以点点‘微光’汇聚起温暖‘星河’,真正让志愿服务惠民众、暖民心。”三闸镇符家堡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金艳介绍说。

群众足迹所到之处,文明实践随之延伸;群众需求萌生之地,志愿服务即刻响应。

三闸镇精准聚焦群众需求,不断健全“专业化+分众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志愿队伍15支,吸纳党组织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现(离)任村干部、乡贤名流、企业家、民间艺人、行业人才等400余人加入社会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扶老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广泛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风筝节、玫瑰采摘节、农民运动会等集观赏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脱颖而出、精彩纷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深化移风易俗 培树乡风文明风尚

人情风、吃喝风、攀比风……乡村里这些陈规陋习,曾是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

“婚事新办,节俭消费,减排场不减人情,真正为人情债‘减负’了。”在三闸镇高寨村,为儿子举办婚礼的甄荣说,“现在比的是谁家办得更文明、更节俭,这样挺好。”

而这一生动变化的背后,凝结着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持之以恒的努力。三闸镇在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先后修订完善了辖区12个村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旧俗陋习,通过“一约四会”“红黑榜”等方式规范村民行为,有效发挥德治的引领作用。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三闸好人、“好公婆”“好儿媳”等选树活动,积极发挥榜样作用,用乡音传新风,使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淳朴和谐的乡风民俗润物无声、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实践因文明注入而暖意流淌,文明因实践深耕而绚丽多彩。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推进,文明因子已然融入广大群众的精神血脉,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契合群众“口味”,愈发活力四射、魅力无穷。如今,这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恰似姹紫嫣红的文明繁花,在三闸大地争奇斗艳、竞相绽放,绘就了一幅文明昌盛的和美画卷。(武青青)

来源:甘州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