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叮咚买菜看生鲜电商破局点——李力刚解析不是烧钱,是烧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21:38 3

摘要:很多人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叮咚买菜闵行仓的灯光却始终亮着。分拣员们正熟练地将刚到的东海带鱼放进智能温控箱,这些海鲜将会在6小时内出现在3000多个家庭的餐桌上。这种坚持让叮咚买菜连续10个季度盈利了。

很多人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叮咚买菜闵行仓的灯光却始终亮着。分拣员们正熟练地将刚到的东海带鱼放进智能温控箱,这些海鲜将会在6小时内出现在3000多个家庭的餐桌上。这种坚持让叮咚买菜连续10个季度盈利了。

销售准备:在红海里找到蓝海航道

当同行还在用价格战抢夺用户时,叮咚选择了一条更苦的路,浙江舟山渔港的采购员每天雷打不动出现在凌晨的拍卖市场,只为抢到头批梭子蟹。从渔船到餐桌24小时直达,让浙江区域GMV同比增长17.8%。李力刚老师曾说:“顶级销售的秘密,是把行业常识做到极致。”叮咚的做法不追逐热门品类,反而喜欢在“冷门”处发力。如像针对健身人群开发的低脂牛排脆,上市首月销售额就突破了340万元。因为窄而深的选品方法,与其说讨好所有人,不如让特定群体非你不可。

建立亲和:把交易变成交情

有些配送员每次给独居老人送菜,总会顺手带走门口的垃圾。这让他们客户续订率高出同事30%。我们常说要给“给利”,不是简单发优惠券,而是创造情感价值,生日送定制菜谱、暴雨天附赠姜茶包,这些看似亏本的小温暖,其实培养用户心智的长期投资。我们说谈判销售时,争取打主场:如果客户不认同,请他去总部。当客户说菜价高时,客服从不辩解,而是邀请参观直采基地,看着屏幕上实时传输的蔬菜检测数据,大多数人的质疑自动消解,因为用事实点赞比任何促销话术都管用的。

激发需求:从“你要买”到“我想买”

在杭州的宝妈们一定会发现App首页已悄悄从原本的“今日特价”变成“宝宝辅食专区”,点进去还能看到营养师直播讲解。这是“4G”战略中“好用户”的精髓。不再粗暴推送商品,而是构建消费场景。面对价格敏感型的客户,叮咚发明了五年账本算法,把会员费折算成0.5元/天,再对比菜场砍价的时间成本。让客户能意识到省下的时间够接孩子三次放学,付费转化率自然提升了。

价值塑造:让萝卜卖出人参价

生鲜行业集体还陷入价格战时,叮咚却反其道而行之。给普通白萝卜设计了三重价值:溯源标签讲故事,切片包装省时间,附赠煲汤食谱造仪式感,结果成为溢价30%的产品成为销量冠军。因为客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带来的生活想象。加上“限时不限量”方案,每晚8点准时上线神秘盲盒,用到未知感刺激消费。从而让客单价提升,且很高几率用户会为凑单购买高毛利商品,是很聪明的做法。

持续深耕:从搬运工到造风者

配送时效是大多数生鲜平台经常纠结的,叮咚已把供应链变成对外输出的武器。通过给连锁餐厅供应定制净菜,给海外超市输送中国特色食材,B端业务同比激增64.6%。用C端养B端,用B端反哺C端。无锡水蜜桃基地,这种深度捆绑产供销的模式,正在重构生鲜行业的游戏规则。

生鲜电商的赛道上,从来都不缺喧嚣的冲刺者,但能跑到最后的,必定是那些懂得在烟火气中寻找诗意的长跑者。当行业集体反思烧钱模式时,叮咚买菜用"4G战略"证明:真正的好生意,应该像新鲜时蔬般,既有泥土的芬芳,又有露珠的清新。这条路或许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踏在用户真实需求的土壤上。


来源:李力刚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