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与大模型融合:Meta RayBan系列搭载高通骁龙芯片及定制AI算法,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等功能;国内厂商如华为(盘古AI大模型)、vivo(手势识别)加速技术落地。
一、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1、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
AI与大模型融合:Meta RayBan系列搭载高通骁龙芯片及定制AI算法,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等功能;国内厂商如华为(盘古AI大模型)、vivo(手势识别)加速技术落地。
光学与硬件迭代:光波导、Micro-LED显示技术成熟,镜片轻量化(如树脂材质)使产品重量降至40克以内,佩戴舒适性提升。
电池技术突破:硅碳负极电池商用在即,续航能力有望从4小时提升至8小时以上,解决用户痛点。
2、市场需求爆发
消费端: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达550万台(同比+230%),Meta RayBan(52.5万台)占据主导,小米、三星等新机型将推动渗透率提升。
B端场景:医疗(手术辅助)、工业(AR远程维修)、教育(沉浸式学习)等场景需求释放,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
3、生态协同效应
硬件+内容生态:Meta与雷鸟合作开发应用商店,华为鸿蒙系统适配多设备互联,形成“硬件入口+服务”闭环。
巨头入局加速竞争:Meta、小米、华为等头部厂商密集发布新品,2025年或成“百镜大战”元年。
二、产业链投资机会梳理
1、上游:核心元器件与芯片
光学器件:水晶光电(光波导镜片)、舜宇光学(摄像头模组)、联创电子(AR镜头)受益于轻量化趋势,技术壁垒高。
芯片与传感器:恒玄科技(低功耗SoC)、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瑞芯微(AI芯片)为智能眼镜提供算力支持。
声学组件:歌尔股份(麦克风/扬声器)、共达电声(骨传导技术)占据供应链核心地位。
2、中游:整机组装与代工
头部代工厂:歌尔股份(Meta、小米代工)、立讯精密(苹果供应链延伸)承接主流品牌订单,规模效应显著。
新兴品牌:雷鸟(TCL旗下)、Rokid(灵伴科技)通过差异化设计抢占细分市场,2025年新品密集发布。
3、下游:应用场景与内容服务
消费电子:Meta、华为等通过硬件销售直接变现,软件订阅(如导航、健康监测)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解决方案:医疗AR(术中导航)、工业AR(远程协作)等垂直领域合作模式尚未成熟,但长期空间广阔。
三、重点个股分析
公司名称业务环节核心优势风险提示歌尔股份整机组装/代工Meta、索尼等头部客户绑定,VR/AR产能全球领先客户集中度高,技术替代风险水晶光电光学器件光波导技术专利储备丰富,切入雷鸟、Meta供应链量产良率爬坡不及预期恒玄科技芯片设计低功耗SoC适配AI眼镜需求,与华为、小米深度合作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LCOS技术低成本优势显著,适配AR眼镜显示需求下游需求波动影响业绩立讯精密整机组装苹果供应链龙头,技术外溢至AI眼镜代工依赖单一客户,产能扩张压力灵伴科技终端品牌Rokid Glasses创新提词功能,2025年Q2量产品牌认知度低,渠道拓展难度大四、风险与策略建议
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AI交互体验(如手势识别精度)、续航能力若未达预期,可能延缓普及速度。
2、竞争风险:2025年入局厂商超20家,价格战或导致毛利率下滑(参考TWS耳机行业历史)。
3、政策风险:数据隐私法规(如欧盟AI法案)可能限制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投资策略:
短期:关注2025年Q3新品发布潮(Meta、小米),优先布局代工龙头(歌尔股份)及光学核心供应商(水晶光电)。
长期:聚焦生态整合能力强的厂商(华为、Meta),跟踪B端行业应用落地进展。
五、市场展望
2025-2030年AI眼镜出货量CAGR达82%,类比TWS耳机渗透曲线。若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符合预期,2026年有望突破千万台,催生千亿级产业链投资机会。建议持续跟踪头部厂商技术突破及供应链订单放量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基于公开信息收集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看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