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种猪销售TOP10:牧原、中芯种业、正大、加大、桂垦、丰源和普、天行,基因育种或将重构行业格局【民星特约·数说猪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09:29 1

摘要:2024年TOP10企业种猪销量累计156万头,除中芯种业、广西农垦、力源集团外,加大集团种猪销量与上年持平,其余6家企业种猪销量均同比增加,国内种业梯队重构加速。

2024年种猪销售TOP10:牧原、中芯种业、正大、加大、桂垦、丰源和普、天行,基因育种或将重构行业格局【民星特约·数说猪业】

2024年TOP10企业种猪销量累计156万头,除中芯种业、广西农垦、力源集团外,加大集团种猪销量与上年持平,其余6家企业种猪销量均同比增加,国内种业梯队重构加速。

随着基因组技术驱动种猪产业升级,实现“经验”到“精准”跨越式变革。未来,种猪企业的竞争力将从养殖规模转向生物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种猪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合计156万头

种猪销售TOP10企业排位变动!

养猪业存量时代下,拥有高品质、高健康度的种源成为头部种猪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筹码。据新猪派调研,2024年TOP10企业种猪销量累计156万头,较2023年下降了2.5%,其中有3家企业同比下降30%左右。

具体来看,2024年种猪销售量TOP10企业分别为牧原股份、中芯种业、正大股份、加大集团、广西农垦、丰源和普、顺鑫小店、福建永诚、力源集团、天行种猪。其中除中芯种业、广西农垦、力源集团外,加大集团种猪销量与上年持平,其余6家企业种猪销量均同比增加。

与上年相比,牧原股份种猪销量同比暴涨157%位列榜首,中芯种业同比下滑32%仍稳居次席,正大股份凭借67%的增速实现排名跃升,跻身行业前三,加大集团种猪销量与上年持平位列第四,此次排位变动折射出国内种业梯队重构加速。

TOP1牧原股份

拟60亿打造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

助力中国种猪选育自主可控

2021年开始,牧原股份在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和广西等6省设立种猪公司。2024年6月,牧原股份战略布局向西北延伸,与托佩克在甘肃省打造种猪核心育种场,这也将是托佩克种猪在中国的首个PNB核心种猪基地。至此,牧原股份已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农业大省的13个种猪公司网络,实现种源基地与养殖产能区域的高度匹配。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企业构建科学种猪育种体系,并透露牧原股份将投资60亿元打造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培育出更适合中国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种猪,助力实现中国种猪选育自主可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猪肉产品。

TOP2中芯种业

打造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

年可供应种猪45万头

温氏股份旗下的中芯种业1998年开始持续专注种猪育种、繁殖业务,现已成为全国规模领先的专业化种猪育种公司,拥有五大品种十二大品系种猪及优质精液产品,并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掌握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系列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如“华农温氏猪配套系1号”和“温氏WS501猪配套系”,是2005年以来我国仅有通过审定的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

2024年,中芯种业销售种猪25万头,目前下辖8家专业化猪育种分公司,在全国建有30多个现代化育种基地和高标准区域公猪站,年供种能力达到45万头。

TOP3正大股份

蓝耳双阴场55家

双阴种猪占全集团25%

正大集团是农牧食品全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其在中国的饲料业务、生猪养殖以及屠宰业务由正大股份具体运营。种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各大猪企正逐步构建蓝耳双阴GGP场,从而推动种猪的高健康度,继而发挥增效的作用。

据新猪派调研,TOP50集团中,正大股份合计55个种猪场与公猪站,共计有12.49万头种猪实现蓝耳双阴,高居榜首,占全集团的24.98%。未来,产业升级、种猪品牌崛起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核心竞争力的猪企才能在变局中探求新解、向上生长,跨越猪周期。

基因组技术驱动种猪产业升级

实现“经验”到“精准”跨越式变革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种猪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变革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格局和企业竞争力。

此前,种猪选育存在依赖外貌和生长记录选育等痛点,选育周期长达5~6年。但现在借助基因测序可以实现从“经验选种”到“精准解码”,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基因位点,精准锁定产肉量、抗病性等关键基因,将选育效率提升50%以上。如中国农科院团队通过基因标记筛选,培育出“中畜黑猪”,瘦肉率提高12%,饲料转化率优化8%。

其中,全基因组芯片作为国内外猪育种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其高通量、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使育种工作更加高效、精准,能更准确地预测个体遗传潜力,构建基因组选择参考群。据了解,截至2023年度核心育种场采用的基因组芯片版本已达7个,其中“中芯一号”凭借芯片位点转化率99.29%,检出率99.9%,重复性99.99%等国际领先水平的性能参数累计使用量排名第一,打破育种芯片由欧美设计及制造的双重技术壁垒,保障了我国种猪育种技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猪全基因组育种芯片“中芯一号”(图片来源:康普森生物)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种猪产业的一大颠覆性变革。4月30日,PIC®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抗蓝耳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此项技术在美国获批后,中国或将参考FDA的评价标准来颁布安全评价指南。若一切顺利,中国有望在2027年正式批准抗蓝耳猪上市。届时,中国生猪产业有望大幅减少因蓝耳病造成的损失,提升整体养殖效益。

随着基因编辑、遗传育种等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种猪产业,我国种猪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未来,种猪企业的竞争力也将从养殖规模转向生物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种猪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END·

【版面编辑】徐宇萌

【数据调研】李 丹、徐宇萌

【内容采写】徐宇萌

【数据制图】徐宇萌

【内容审核】李 丹

获取更多数据与资讯

新猪派精选阅读:

8000万!新五丰与科普利信合资建立育种场:中国或将终结大规模跨国引种模式【兆丰华特约·巨头猪事】

联农增收!2024年猪企农户创收榜:温氏118亿、新希望30亿、德康20亿、立华18亿【勃林格特约·猪业视野】

家庭农场户均收入77万元,建立15万头核心扩繁种群体系,德康农牧上市首个完整年度,年报表现亮眼

国际育种公司在中国:PIC本土打造6家核心场,托佩克和温氏、牧原分别合资建场…【福建新桂龙特约·种猪视野】

2024年26家猪企出栏超200万头!双胞胎跻身第3,海大进入前十,东方希望、金龙上榜【民星特约·数说猪业】

2024年能繁母猪TOP20:1060万头占全国26%,东方希望暴增3倍首次上榜,广垦畜牧超10万

来源:新猪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