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阿根廷国家渔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INIDEP)5月9日发布的官方技术报告No. 20/2025,截至5月8日(第19周),阿根廷全国鱿鱼累计登岸量已达147,929吨,而港口实际统计总量已突破15万吨大关,不仅追平近几年高位,更有望刷新近十年来最强捕捞纪录
核心提示:根据阿根廷国家渔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INIDEP)5月9日发布的官方技术报告No. 20/2025,截至5月8日(第19周),阿根廷全国鱿鱼累计登岸量已达147,929吨,而港口实际统计总量已突破15万吨大关,不仅追平近几年高位,更有望刷新近十年来最强捕捞纪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根据阿根廷国家渔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INIDEP)5月9日发布的官方技术报告No. 20/2025,截至5月8日(第19周),阿根廷全国鱿鱼累计登岸量已达147,929吨,而港口实际统计总量已突破15万吨大关,不仅追平近几年高位,更有望刷新近十年来最强捕捞纪录。
捕捞范围扩大,北部资源表现抢眼
根据INIDEP报告显示,自2025年1月2日开捕以来,共有78艘鱿钓船参与作业,总捕捞量143,279吨,平均产量达22吨/天。其中,63%的捕捞量来自44°S以南区域,而在3月26日开放的44°S以北海域,布宜诺斯艾利斯—北巴塔哥尼亚种群(SBNP)区域累计捕捞52,609吨,并呈现出明显的资源集中和个体质量改善趋势。
北部样本分析结果显示,捕获个体体长集中在17至30厘米之间,雄性以初熟和成熟状态为主,雌性大多尚未成熟,确认属于SBNP种群。值得注意的是,进入5月后,个体体长和体重持续上升,日均单船产量从17吨提升至27吨,显示出渔场的高活跃度与资源储量的良性增长。
全球供应紧缩,阿鱿出口价值提升
2025年,全球鱿鱼资源供给面临诸多挑战。福克兰群岛Loligo鱿鱼捕捞季提前结束,3月捕捞量仅为2.2万吨;秘鲁鱿鱼(Dosidicus gigas)因ENSO现象导致2024年全年产量骤降至18.8万吨,较往年腰斩;而日本鱿鱼配额削减至历史最低的1.92万吨。
在此背景下,阿根廷鱿鱼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补位力量。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阿根廷共出口鱿鱼67,530吨,其中对中国出口高达45,245吨,占比67%,稳居最大出口目的地。由于资源稳定、个体完整、品质优良,阿鱿在国内市场热度持续上升,价格维持强势运行。
价格强劲,带动产业链回暖
受资源优质与国际市场需求拉动,2025年阿根廷鱿鱼整体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据业内反馈,部分优质规格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港到岸价折合已超2.7美元/kg,比2024年同期上涨近15%。尤其是北部鱿鱼资源捕捞点距主要港口仅需24小时航程,运输与上岸效率高,进一步保障了出口品质和交货周期。
在全球需求重心转向阿根廷的同时,中国市场采购节奏亦随之加快。业内人士表示,随着6月中下旬部分鱿钓船陆续返港,预计舟山、威海、青岛等主要口岸将迎来一波阿鱿集中到港潮,届时或对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回调压力。
多方看好下半季资源表现
尽管上半年捕捞量已达到2020年同期的118%,但INIDEP在报告中提醒,随着北部SBNP种群尚处于发育阶段,后续产量仍需谨慎预估。当前部分科研机构建议船队根据实时监测动态调整作业策略,以避免过度捕捞,保障种群恢复。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阿根廷方面希望借此捕捞季窗口进一步稳固其在全球鱿鱼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目前,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主要进口国对阿根廷鱿鱼持续保持高关注,后市表现仍被普遍看好。
日期:2025-05-21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