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5 月下旬或达峰值!江苏疾控提醒:科学防护是关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03:22 2

摘要:近期,江苏广播发布的一条关于新冠疫情的提醒引发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2025 年 4 月以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 7.5% 攀升至 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 3.3% 升至 6.3%。专家预测,此波疫情将于 5 月下旬达

近期,江苏广播发布的一条关于新冠疫情的提醒引发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2025 年 4 月以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 7.5% 攀升至 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 3.3% 升至 6.3%。专家预测,此波疫情将于 5 月下旬达到峰值,6 月中下旬逐渐回落。江苏作为南方重点省份,阳性率显著高于北方,南京江宁等人口密集区域需重点关注。

当前新冠流行毒株以 XDV 变异株分支 NB.1.8.1 为主,其传播能力增强但致病力未显著变化,临床表现仍以轻症为主。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 4 月病例数环比暴增 5 倍以上,江苏、浙江等地阳性率也持续攀升。不过,重症率仍处于低位,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普通人群无需过度恐慌。值得注意的是,重复感染可能导致 “长新冠” 症状(如疲劳、认知障碍)在部分患者中持续存在,需警惕长期健康影响。

此轮疫情反弹主要由两大因素驱动:一是人群免疫屏障减弱。距离 2024 年 7-8 月上一波感染高峰已过去 10 个月,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水平大幅下降,易感人群扩大。二是病毒变异株活跃。XDV 变异株分支 NB.1.8.1 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现有疫苗保护效力有所下降,但对重症仍具显著防护作用。此外,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加剧了病毒传播,南方潮湿气候也为病毒扩散提供了温床。

多项研究证实,佩戴口罩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挪威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公共场所佩戴外科口罩可将呼吸道症状发生率降低 29%,每 10 万人中减少约 3300 例感染。美国《英国医学杂志》研究也指出,口罩结合手卫生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尤其在医院、公共交通等密闭场所。具体防护建议包括:

重点场景必戴口罩:医院、商场、地铁等人员密集区域必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高风险人群可选用 N95 口罩。强化个人卫生:勤用肥皂或免洗洗手液洗手,避免触摸口鼻眼;室内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重点人群保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减少外出,及时接种最新疫苗,感染后 48 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 / 利托那韦)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监测与就医: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居家隔离,症状加重(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暴露史。

专家研判,此波疫情将于 5 月下旬达到峰值,6 月 5 日前后阳性率可能降至 8%-10%,6 月中下旬回归 5% 以下的低流行水平,不会影响高考等重要活动。但需警惕夏季流感与新冠叠加风险,及时检测区分病原体。南京江宁等南方地区虽处于疫情活跃期,但随着防控措施落实,增幅已现趋缓迹象。

作为江苏人口密集区域,南京江宁区已启动多项防控措施: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管理,优化就诊流程,确保医疗资源充足;二是推进疫苗接种,重点针对 60 岁以上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开设绿色通道;三是强化社区宣传,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海报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公众理性应对。此外,江宁区还针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要求。

新冠疫情从未消失,但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风险。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江苏广播呼吁公众:口罩别摘太早,有症状早检测,高危人群早干预。只要坚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积极接种疫苗,主动配合防控措施,我们完全能够平稳度过这次小波峰,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 “铜墙铁壁”!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