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肺炎停止近期演出活动的消息登上热搜,让新冠这个话题再次引发大众关注。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又阳了”的经历,一时间,新冠感染再抬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最近,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肺炎停止近期演出活动的消息登上热搜,让新冠这个话题再次引发大众关注。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又阳了”的经历,一时间,新冠感染再抬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迅速升至16.2%,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3.3%上升到了6.3%。而且,本轮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15岁及以上年龄段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在中疾控指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虽有小幅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预计近期将维持上升趋势,4月至5月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低。当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以XDV变异株的分支NB.1.8.1为主,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了,不过致病力并没有显著变化,重症率也未超过2024年峰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症状表现来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本轮感染大部分人症状较轻,主要是中低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年轻人一般3至5天就能缓解,老年人可能要5至7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中免疫力低下的、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仍然有重症风险;肿瘤晚期、器官移植、免疫严重下降的人群同样不可忽视;儿童病例中,小儿急性喉炎、肺炎等并发症需格外警惕。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一轮新冠疫情流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分析,关键因素之一是人群免疫屏障的减弱。上一轮大规模感染(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已过去一年,多数人因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正在消退。同时,今年年初的流感相对低迷,为新冠病毒的传播腾出了空间,再加上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不高,整体免疫防线有所松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又一次抬头的新冠感染,我们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以下三类人群要重点防范:60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中疾控也给大家提出了一系列防护建议:首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其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并根据需要及时就医;再者,科学佩戴口罩不能忘,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最后,免疫力较弱人群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积极主动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不幸出现了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建议,可先自测新冠抗原。阳性的话尽早服用抗新冠药物,阴性则可考虑抗流感治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也强调,确诊新冠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可显著缩短病程,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抗新冠病毒药物配备充足,确诊患者凭医生处方可顺利获取。
虽然这一波新冠感染来势汹汹,但大家不必恐慌。只要我们做好防护,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平稳度过。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一起迎接美好的生活!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