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神话破灭?特斯拉无人出租车戴着“人类镣铐”上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0:36 2

摘要:距离特斯拉承诺的“完全自动驾驶出租车”落地仅剩两周,马斯克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这一次,他宣称要在奥斯汀投下10-20辆Model Y组成的“Robotaxi先锋队”,并配备“远程代驾天团”实时监控。但翻开历史,这位“病态乐观主义者”的10次自动驾驶承诺中9次跳票

距离特斯拉承诺的“完全自动驾驶出租车”落地仅剩两周,马斯克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这一次,他宣称要在奥斯汀投下10-20辆Model Y组成的“Robotaxi先锋队”,并配备“远程代驾天团”实时监控。但翻开历史,这位“病态乐观主义者”的10次自动驾驶承诺中9次跳票,这场“狼来了”的戏码还能让市场买单吗?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极简车队规模:首批仅10-20辆Model Y,服务范围限定在奥斯汀部分公共道路,且采用“邀请制”封闭测试。这与其2019年宣称的“百万辆无人出租车上路”形成讽刺对比。人类监控未离场:每辆车背后有“远程安全员”团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控,必要时远程接管方向盘。特斯拉员工私下透露:“系统每10分钟就会触发一次人工干预预警。”技术阉割版FSD:使用的FSD系统虽号称“无监督”,实则依赖V13.2.9版本,该版本仅在澳大利亚狭窄街道、巴黎环岛等特定场景通过测试,且削减了驾驶员监测警报频率以提升“用户体验”。

马斯克将此称为“谨慎的起点”,但业内人士尖锐指出:“这不过是把加州封闭道路测试搬到奥斯汀街头,换汤不换药。”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2015年:豪言“两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结果至今仍需人类监督。2019年:承诺2020年部署百万辆Robotaxi,最终仅在2024年发布Cybercab概念车,量产推迟至2027年。2024年:宣称FSD将在中国落地,却因数据合规和硬件审批问题紧急叫停。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的“技术短板”正被竞争对手反超:Waymo每周完成25万次全无人驾驶订单,华为ADS 3.0已在中国复杂路况实现L4级落地。而特斯拉FSD在德国柏林工厂的“自动驾驶运车”被曝只是预设路线低速行驶,与其宣传的“无监督”相差甚远。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乐观派
“终于等到这一天!FSD在巴黎环岛的表现证明特斯拉有硬实力。”(@WholeMarsBlog)
“远程监控是必要的过渡,总比Waymo死守激光雷达的‘土豪方案’更有希望普及。”(Reddit用户@TeslaFuture)悲观派
“马斯克又在玩文字游戏——有安全员还能叫‘无人驾驶’?”(推特用户@EV_Critic)
“看看中国车主实测:FSD十分钟内两次接管,这样的系统也敢收费6.4万?”(微博用户@自动驾驶避坑指南)

投资者的耐心也在消磨。2025年Q1特斯拉汽车收入暴跌20%,而FSD研发投入却同比激增35%。华尔街分析师警告:“若6月项目再跳票,特斯拉市值恐跌破8000亿美元。”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尽管质疑声浪高涨,马斯克仍握有三张底牌:

成本杀手锏:坚持纯视觉方案,拒绝激光雷达,单车成本比Waymo低70%。数据霸权:全球200万辆特斯拉车辆每日生成16亿公里路测数据,远超竞争对手。模式创新:车主共享车辆赚取收益的“共享自动驾驶”概念,直击Uber模式痛点。

然而,死穴同样致命:

技术瓶颈:FSD在无保护左转、突发障碍物避让等场景的失误率仍高达0.1%,意味着每1000次操作可能引发1次事故。监管围剿:欧盟要求“100%安全证明”,中国严控数据跨境流动,这些都将延缓全球化扩张。产能拖累:Cybercab需改造生产线,而Model Y当前产能已优先满足基础车型交付。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乐观剧本:奥斯汀试点积累数据→迭代FSD至V14→2026年取消远程监控→Cybercab量产颠覆行业。悲观剧本:安全员频繁接管暴露系统缺陷→监管机构叫停→资金链承压→马斯克第11次跳票。

一位要求匿名的特斯拉工程师透露:“我们所有代码都在为‘零接管率’拼命,但现实是,让AI理解中国外卖小哥的蛇形走位比登天还难。”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当马斯克在奥斯汀总部高举“自动驾驶革命”旗帜时,他或许想起2016年那个写下《特斯拉蓝图第二篇章》的自己。八年过去,承诺从“颠覆人类出行”退守为“20辆车的有限实验”,这究竟是技术理想主义的务实转身,还是妥协现实的无奈败退?答案将在两周后揭晓——如果这次不再跳票的话。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娱乐消遣时参考。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取材自网络(或AI生成),若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将相关内容删除,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

来源:精选阅读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