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大师何恺明,击败谷歌英特尔团队,在全球AI科学家排名第一

摘要:出生于1984年的何恺明,祖籍位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年少时期由于父母工作忙,小他时常被送到了少年宫学画画。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 前言 ≻—●

人工智能,过去只出现在科幻故事里,现在却无处不在,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反观第四次科技风潮,人工智能就像过去的蒸汽机、内燃机和互联网那般备受期待。

而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尖上,一位中国科学家正熠熠生辉,他就是被誉为AI大师的何恺明。

2022年,何恺明在全球25万科学家中脱颖而出,登上了最具影响力学者的榜单首位。

那么,这位AI大师究竟拥有怎样的能力?他又经历了怎样非凡的人生历程?

●—≺ 900分考入清华 ≻—●

出生于1984年的何恺明,祖籍位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年少时期由于父母工作忙,小他时常被送到了少年宫学画画。

这正是这段“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经历,培养了何恺明沉稳的性格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这些特质为其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注入了不少活力。

中学时代,何恺明就读于广州市执信中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理科才能慢慢显露出来!

课堂上的知识对他来说似乎轻而易举,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课余时间常常向老师请教更深层次的问题,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他对物理学,尤其是其中的工程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不仅广泛阅读相关书籍,还经常与老师探讨复杂的物理现象,试图理解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这种好学不倦、深入研究的劲头,为其今后的科研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3年,何恺明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名额,出乎意料的是,何恺明直接放弃了保送,坚决去考大学。

当年他的高考成绩是900分,这可是一整个满分,此成绩已公布就惊动了所有人,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基础科学班,成了那一年的高考状元。

这个班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上课内容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随之而来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不过何恺明文化底子好,学习意志也坚定,历经重重困难连续3年拿下全额奖学金,各方面也都表现得异常出色!

●—≺ CVPR最佳论文奖 首位华人得主 ≻—●

时至2007年,本科即将毕业之际,何恺明幸运地拿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名额,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生活转机。

他的实习指导老师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知名专家孙剑博士,在孙剑博士的指点下,何恺明首次踏入了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前沿!

在异国他乡实习期间,何恺明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他果断地舍弃了自己原本精通的物理和数学团队,选择了加入图像处理小组。

虽然大学时学过计算机图形图像课,但算不上科班出身,面对全新的研究领域,何恺明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压力。

但他并没有退缩,得益于导师的指导,何恺明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参与多个项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不断挑战自我,尝试攻克各种技术难题,逐渐挖掘出自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独特天赋和超人能力!

2009年,何恺明与汤晓鸥、孙剑共同完成的论文在国际计算机视觉顶尖会议CVPR上获得了“最佳论文奖”。

在CVPR长达25年的建设史中,何恺明是唯一一位获得此项特殊荣誉的中国人,这一成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何恺明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崭露头角。

这次突破性的成就,也让何恺明更加坚定了在该领域继续努力的想法!

●—≺ 击败全球科技巨头 ≻—●

在获得CVPR最佳论文奖之后,何恺明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明白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领先。

他继续潜心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并最终在深度学习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5年,何恺明和他的团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了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52)。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彻底改变了深度学习的格局,解决了深度网络中长期困扰研究者的梯度消失问题,使得训练更深层次的神经网络成为可能。

ResNet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为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带来了显著的改进。

而在这一年的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中,何恺明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借助ResNet-152这一关键技术突破,直接打败了谷歌、英特尔等全球科技大佬,创下了一举夺魁的战绩。

这项成果不仅震撼了世界,也证明了中国科研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ResNet的论文也成为了计算机视觉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对后来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恺明的创新精神并没有止步于ResNet!2017年,他与团队再次推出了一项革命性的技术——MaskR-CNN。

这项技术将目标检测和实例分割任务结合起来,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分割图像中的物体,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这项成果让何恺明团队直接夺得了ICCV的“最佳论文马尔奖”,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何恺明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彰显了他不断追求创新、突破科技前沿的决心。

●—≺ 全球AI科学家排名第一 ≻—●

何恺明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颇受欢迎,工业界也对其表现出浓厚兴趣。

2016年,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加入了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并担任研究科学家。

在FAIR,他拥有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此任职期间,何恺明不仅深耕于计算机视觉领域,还领导了计算机视觉团队的工作,他推动了多项关键性研究项目的实施,为Facebook的AI技术革新和进步贡献了卓越的力量。

同时他还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AI技术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发展。

何恺明在学术和产业界都有过经验,他能把科研发现和市场需求完美对接,推动了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进步。

基于长达数年的AI科技实力积淀,时值何恺明39岁那一年,他成功碾压了25万AI领域杰出同行,一跃成为全球第一!

截至2023年,根据GoogleScholar的统计,他一共发表了70余篇论文,H指数高达67,论文引用次数超过46万次,并且仍在持续增长。

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他在学术界的卓越贡献,也反映了其研究成果的广泛影响力。

而在国际学术交流层面,何恺明不止一次现身国际顶级会议,并在场担任主席等关键角色。

通过这些平台,他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为年轻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对推动整个AI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任教麻省理工学院 ≻—●

2023年7月,何恺明宣布将于2024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担任教职。

这条消息再次引发学术界热议,也再次印证其在教育界即将开辟新天地!

在麻省理工学院,何恺明将致力于让AI技术更上一层楼,让AI能处理更难、更抽象的任务。

这包括改进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探索新的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以及研究如何让AI系统具备更强的推理和理解能力。

他将在MIT开设《计算机视觉的进展》课程,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和前沿的学术成果传授给下一代AI人才,为培养未来的科技领军人物贡献力量。

何恺明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提升MI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将为全球AI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目标不仅在于推动技术的进步,更在于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 结语 ≻—●

从广州的课堂到清华的实验室,从微软研究院到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再到即将开启的MIT教学生涯,何恺明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创新的追求。

一路走来取得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自于他对科研的执着、对挑战的无畏以及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他的人生经历,不仅激励着无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也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崛起和辉煌。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何恺明(人工智能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澎湃新闻:2023年7月31日,《何恺明官宣加入MIT,正式回归学术界》

界面新闻:2022年1月25日,《何恺明第一,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出炉》

来源:历史特别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