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万人预约!鸿蒙电脑让外网炸锅,微软担心的一幕出现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1:13 2

摘要:“几万块的爱马仕包和2万块的鸿蒙电脑区别在于,义乌老铁可以花几百块钱给你做个一模一样的包。但这台笔记本,谁来都造不出来。一个东西是不是智商税,就看山寨的门槛有多高。”

文/王新喜

“几万块的爱马仕包和2万块的鸿蒙电脑区别在于,义乌老铁可以花几百块钱给你做个一模一样的包。但这台笔记本,谁来都造不出来。一个东西是不是智商税,就看山寨的门槛有多高。”

鸿蒙电脑来了,有网友这样评价。

作为一款全新的、华为史上最大折叠屏,华为MateBook Fold采用轻薄折叠设计,展开为18英寸大屏,薄至7.3mm,折叠后为13英寸小屏,副屏可以作为电子键盘使用。其重量仅1.16kg。“我们终于解决了电脑便携性和大屏不能兼容的烦恼。”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鸿蒙电脑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贵,但没办法,成本摆在这里。屏幕、铰链都推高了成本,拉升了售价。华为MateBook Fold标配32GB+1TB版本售价为23999元,高配32GB+2TB版本售价更是高达26999元。与之相比,常规款MateBook Pro售价仅需7999元起。

但尽管售价昂贵,当前数据显示,华为商城中MateBook Fold的预约人数已经超过8.3万人;而在华为京东自营旗舰店,预约人数也已经超过6.9万人,两个平台已有超15万人预约。

鸿蒙电脑卖这么贵,不仅在于工艺、材质,也在于它对原有操控形态与交互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MateBook Fold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屏展开的形态,可以享受大屏的沉浸式视野。另一种是折叠形态,既可以通过另一半屏幕来使用虚拟键盘,也可以使用吸附在主机背面的磁吸键盘。

折叠态的时候,上下双屏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桌面使用,用户可以当做两块显示屏。双屏协同工作时,可以多窗口并行操作,方便进行文档对比,数据核对等工作。此外,它可以实现跨设备的操作,把另一台平板电脑上的图片拖到这一台电脑处理,以及手眼同行让手机电脑丝滑联动。

就仅仅是这个体验,是传统Windows电脑很难做到的。

华为做到这一步的背后,源于鸿蒙操作系统多端同源,底层架构都是一样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配不同的形态而设计的万物操作系统。每个应用在面向鸿蒙操作系统开发之初,就已经适配好了原子级的页面自适应优化,不管是折叠态还是展开,每个应用都可以正常使用。

根据央视的报道是,鸿蒙电脑把操作系统和AI以及应用打通,这样整个电脑的智能化就比别人高一级。

在这种可折叠的形态下,做到了平板级别的便携性。如果我们经常在外办公就知道,你在高铁上,前面的人把靠背完全放倒了,传统笔记本就很难用了。

但鸿蒙电脑展开到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直接开工。因为可以触屏使用,在无法使用鼠标的场景,也依然有充足的操作性。

它是华为对于电脑未来生态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出来的答案。

如今因为其产品交互逻辑的创新性,在外网也引发了高度关注,不少外网网友称已经看到未来科技的雏形,日本网友表示:“合上13寸展开18寸,这变形技术比高达还酷。”

古巴网友称:这屏幕也太丝滑,轻轻一划就移位了,折叠是神器,展开是神坛。

如果硬要说这款电脑的缺点,可能就是太贵,2.3万的价格,其实不是普通人买的起的价格,也把很大一部分尝鲜用户挡在了首批用户群体之外。

那么这批电脑要卖给谁?一个答案是信创市场。出于实用性的考量,主流用户仍会倾向更为成熟、稳妥的Windows生态。

在过去,就有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国内相关单位将采购5000万台纯国产电脑,将采用100%的纯国产操作系统,在政府、国企及教育领域,华为在硬体方面的高度国产化的品牌形象,企业或政府采购的ToB市场,或才是鸿蒙电脑的主战场。

过去,银河麒麟、统信UOS等国产自研系统在政务、金融、能源等一些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但产品端依然是基于开源Linux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如今鸿蒙电脑在系统自主化、安全、应用生态、交互体验上更为顺滑,更具竞争力。

微软担心的一幕已经出现

华为鸿蒙电脑从芯片到内核到操作系统,彻彻底底的中国制造,正在撕开微软与苹果构建的PC操作系统铁幕,微软担心的一幕已经出现。

其实正如开头网友所述,这是一款其他品牌完全跟进不了的产品。你说要做一个类似的硬件,没有难度。难题在于,你要有能适配硬件的实际交互体验以及稳定流畅的软件体验。

从系统体验上来看,相对Android、iOS、Windows而言,Harmony原生App的优势是对硬件设备的“自适应”能力,在低功耗下的丝滑流畅体验和续航以及对于触控交互支持的大幅度提升。这源于鸿蒙与安卓微软们的内核架构不同。

安卓宏内核,其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之类的内核功能,全都集中在一个内核里,想拆是拆不了的。好处是资源管理统一,劣势是代码量庞大,久用变慢卡顿,而且漏洞无法避免,系统可扩展性差。

而鸿蒙采用的微内核结构,因为内核功能是解耦的,只要内核的划分够合理,针对不同的设备定制不同的内核配置就可以快速移植和扩展,先天支撑物联网设备需求。

而且鸿蒙电脑正在将电脑平板合二为一,触控交互引入电脑操作,不像80后、90后那一代是先接触电脑,现在用户是先接触智能手机的,他们并不习惯于X86平台的PC交互,所以现在很多用户宁愿选择Pad作为移动办公的电脑,而鸿蒙电脑的交互逻辑可能引导用户习惯的改变。

而由于系统和芯片平台的局限,X86架构的生态劣势使得这个平台的电脑,必须标配足够强大的散热,而鸿蒙电脑系统在低功耗下的流畅度,由此实现的对于散热设计要求大幅度降低。在直播演示中,同时开十几个应用和二十几个网页,风扇也转不起来,因为功耗低,所以续航非常稳。

伴随着Harmony原生应用从手机、平板、手表、PC、车机、智能家电、家用机器人等外围不断扩展,其生态体量就将逐步扩大。而局限于手机或PC的Android、iOS、Windows生态影响力就会逐步削弱。

当微软还在为Windows 11的23%用户升级率焦头烂额,华为已悄然完成从移动端到PC端的战略合围,鸿蒙系统首次将分布式架构引入PC领域,通过异构组网技术实现跨设备算力共享。数据显示,搭载鸿蒙4.0的PC设备与手机协同时,文件传输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400%,能耗却降低30%。

这说明华为鸿蒙电脑真正价值在于不可复制性与操作系统的领先。当Windows系统代码行数膨胀到5000万行时,鸿蒙内核却保持着惊人的简洁——核心代码仅200万行,某跨国企业测试数据显示,鸿蒙PC运行工业设计软件时,资源占用率比Windows低42%,这意味着未来设计师用折叠屏设备就能完成工作站级别的渲染任务。

从当下来看,鸿蒙不足以挑战Windows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未来产能提升,产品工艺成本降下来,在普通消费者市场普及以及应用不断完善,生态不断扩展,尤其是华为鸿蒙电脑未来向海外市场铺开的时候,最着急的可能会是微软。外媒已经喊出:鸿蒙电脑为微软Windows系统提供了替代选择,而微软也紧急宣布了开源Windows子系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当务之急其实是把成本降下来,一旦降到主流消费者都承担的起的价格,该产品才会真正快速风靡市场,不过这可能是时间问题,Windows操作系统对华为断供最终可能也是射向其自身的回旋镖。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王新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