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作重要发言,对青海省卒中中心建设的快速进展表示赞赏,同时,也指出了青海在防治和救治方面与国家要求的差距,并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卒中防治水平。吉院士在讲话中强调了基层医疗机构和
2025年5月10日,青海省百万减残工作推进会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隆重启幕。会议由青海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祁玉娟主持,共商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新方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作重要发言,对青海省卒中中心建设的快速进展表示赞赏,同时,也指出了青海在防治和救治方面与国家要求的差距,并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卒中防治水平。吉院士在讲话中强调了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医在主动健康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改变老百姓健康观念、加强早期筛查和主动检查高血压等具体措施,以及管理机制体系跟进的重要性。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学利表示,青海省已建成多家卒中中心,实现了市州域卒中救治中心全覆盖。然而,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省的卒中防治体系仍存在不健全、救治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青海省将加快完善全省卒中救治体系,更好地维护青海各族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国家建设指引和参考标准,坚决推进卒中中心建设,不断提升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全力保障全省人民健康服务需求。
大通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李智呈表示,县委县政府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推动大通县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健康福祉。
会上,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成立。青海省人民医院张强担任主任委员,青海省人民医院侯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拜承萍、青海省人民医院吉维忠担任副主任委员。同时,公布了青海省41家卒中中心名单。这一举措标志着省内卒中救治体系迈入新阶段,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快速、规范的诊疗服务。
吉训明院士作“2025年百万减残工程工作部署”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减残工作的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提出信息化建设、主动上传数据、提升筛查覆盖率及完善随访机制等措施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需加强科研、培训、规范制定及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提升中风防控效果。通过优化防控网络、强化技术培训、推进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力争实现残疾发生率的显著下降。
会议期间,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政府领导,各基层医院代表参加青海省减残工程推进座谈闭门会议,对当下卒中减残工作推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旨在通过政策与资源支持,推动医疗项目与基层需求结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
#图片自动播放
会后,与会代表专家深入大通县人民医院神经疾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检验科进行实地探访。考察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及重症监护能力。
同时,来自北京宣武医院、青海省市县各级医院代表专家,开展了义诊活动,为前来义诊的社区居民进行了健康咨询和指导,讲解脑卒中的预防保健知识。
此次推进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青海省打赢卒中减残攻坚战的决心。未来,青海省将以实际行动守护高原群众的健康福祉,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本文来自【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