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朝鲜汉语水平考试(HSK)于2025年5月17日恢复,考试场地设在平壤科技大学主教学楼三楼。考场内安装金属探测门三台,考务人员提前72小时接受中国汉考国际的线上监考培训。试卷运输使用外交邮袋,全程GPS定位监控,考试结束后两小时内封装运往北京语言大学阅卷中心。
朝鲜汉语水平考试(HSK)于2025年5月17日恢复,考试场地设在平壤科技大学主教学楼三楼。考场内安装金属探测门三台,考务人员提前72小时接受中国汉考国际的线上监考培训。试卷运输使用外交邮袋,全程GPS定位监控,考试结束后两小时内封装运往北京语言大学阅卷中心。考试报名采用线下登记制度,考生需提交单位推荐信与户籍证明,最终录取考生中,平壤本地居民占比67%,其他道级行政区考生占比33%。
平壤科技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增设中文选修课四门,包括《商务汉语实务》与《科技文献翻译》,教材采用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HSK标准教程》。该校图书馆新增中文藏书1200册,涵盖经济学、计算机科学领域,采购经费由中朝教育合作专项基金提供。校园内设置中文学习角两处,配备多媒体终端六台,可访问中国国家汉办授权的离线汉语学习资源库。
217名考生中,政府公务员占比28%,外贸企业员工占比19%,高校学生占比42%,自由职业者占比11%。年龄分布显示,18至25岁群体占61%,26至35岁占27%,36岁以上占12%。朝鲜教育省2024年修订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细则》规定,通过HSK5级考试者可在职称评审中获得额外加分,HSK6级证书持有者可优先参与中朝联合科研项目。
平壤市人民委员会2025年3月发布《外语人才优待办法》,明确HSK4级以上证书持有者可申请外事部门实习岗位,HSK6级证书持有者可减免50%的国际列车票价。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赴华参加短期培训的朝方人员中,83%具有HSK3级以上资质。新义州经济特区管委会计划在2026年前将HSK4级设为外资企业文职岗位的准入门槛
联合国安理会第2397号决议对朝制裁条款仍限制教育物资进口,平壤科技大学使用的部分电子教具通过中朝边境珲春口岸以“人道主义援助”名义入境。中国教育部2024年批准的“中朝语言教育合作项目”框架内,允许每年向朝方出口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教学设备。朝鲜劳动党2025年中央全会报告提出“新时代外语战略”,要求五年内培养五万名复合型外语人才,中文被列为首要目标语种。
韩国统一研究院2025年4月发布的监测报告指出,朝鲜境内中文培训机构数量较2020年增长四倍,其中38%由中朝合资企业资助运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分析认为,HSK重启与中朝跨境铁路货运量回升存在时间关联性,2025年第一季度中朝贸易额中,教育类产品占比升至12%。美国国务院发言人5月20日表示,正在评估HSK考试是否违反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中关于技术转移的限制条款。
朝鲜国家科学院2025年发布的《外语能力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性研究》显示,掌握中文的劳动者生产效率比单一朝鲜语使用者高19%。平壤制衣厂流水线监测数据表明,HSK4级证书持有者的设备操作失误率降低23%。朝鲜中央广播电台2025年招聘公告要求播音员岗位申请人必须具备HSK5级资质,该标准较2020年提高两个等级。
对外经济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派驻中国丹东、珲春等地工作的朝方商务人员中,91%通过HSK4级考试。罗先经济贸易区规定,2026年起所有涉外酒店前台人员必须持有HSK3级证书。朝鲜计算机中心主导的“智慧城市”项目招聘启事注明,软件开发岗位优先录用HSK5级及以上申请者,该要求与项目使用的华为鸿蒙系统开发文档均为中文有关。
HSK考试恢复暴露朝鲜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需求,专业技术岗位对外语能力的要求已从政治考量转向实用主义。国际制裁框架下,教育合作成为中朝绕过贸易限制的特殊通道,教材与设备的流动实质构成技术转移的替代路径。考生群体向非精英阶层扩散反映朝鲜社会信息获取渠道的潜在变化,语言技能认证体系正在重塑国内人才评价标准。第三方国家的反应显示,中朝教育互动已被纳入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的观测指标,语言测评工具的政治属性超越其教育功能。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