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声音一下子把我拉回五年前在市规划局的日子,孟局当时分管项目审批的副局长。
周末正专心地给女儿辅导奥数作业时,手机突然响了。
屏幕上显示的号码很陌生,犹豫了几秒我还是接了。
“小陈啊,还记得我吗?孟建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却精神的声音。
这声音一下子把我拉回五年前在市规划局的日子,孟局当时分管项目审批的副局长。
“孟局好久不联系了,您身体还好吧?”我一边回应,一边脑子里飞速转着各种可能性。
退休五年的老领导突然来电,肯定不是闲聊那么简单。
“好着呢,退休后到处走走看看,这不带了几个老伙计来你们这座滨海城市转转,听说这里的海鲜不错。”孟局语气轻松,却带着明显的暗示。
果然寒暄几句后,他直奔主题:“小陈听说你现在在那边混得不错啊,当年我就看好你!今晚有空吗?几个老同事都想见见你,叙叙旧。”
我脑海中闪过一丝疑惑:当年在规划局,孟局并不是我的直接领导,平时交集不多,只是那次数据分析出错差点被处分时,是他在会上为我说了句公道话。
没等我想出合适的回应,孟局已经说道:“我们在华海度假酒店旁边的金海渔村订了位子,晚上六点,你务必赏光啊!”
挂掉电话,我摸了摸额头,已经冒出了汗。
金海渔村,全市最高档的海鲜餐厅,六位退休老干部的一顿饭,没个四五千下不来。
女儿好奇地看着我:“爸爸,谁呀?”
我苦笑着摇摇头:“一个五年没联系的老领导,今晚要我请他们吃饭。”
01
“你疯了吗?”小雨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瞪大眼睛看着我。
“那人五年前退休,又不是你直接领导,凭什么现在来找你报销他们的旅游开销?”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我脑子里思绪万千:“孟局当年对我还是不错的,那次我把项目数据分析错了,差点把整个方案搞砸,是他在局务会上帮我说话。”
“那又怎样他是领导,保护下属是应该的啊!”小雨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你看看我们家现在什么情况刚装修完新房,每个月五千的房贷;小米还要上奥数班,一学期又是六千;车贷还有两年。
她掰着手指,数着我们家的各项开支,每一项都宛如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
“而你,一个市政府下属单位的小小项目主管,工资扣完五险一金还剩几个钱,那顿饭起码四五千,我们家半个月的生活费就这么打水漂了。”
她的话字字诛心,揭露着我们普通家庭的经济现实。
可是脑海中孟局当年在会议上的那句“陈明这小伙子虽然犯了错,但态度诚恳,咱们应该给年轻人改正的机会”始终挥之不去。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危险的时刻。如果不是孟局的话,我或许早就已经被调离了核心业务部门。
“小雨,做人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有时候人情比金钱更重要。”我试图解释。
“人情什么人情,一个跟你现在工作毫无关系的退休老头,值得你搭上我们一家人半个月的生活费?”小雨的眼睛都红了。
我沉默了。
确实眼下去应酬这帮退休老干部,从理性角度看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但心里那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念头却无法消除。
“小雨,就这一次,我答应你,绝不会有下次。”我握住妻子的手。
“你啊。”小雨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去吧去吧,反正你心意已决但是我告诉你,这顿饭后我们这个月的零花钱就别想了,下个月的餐标也得降一半。”
“明白,大财务官!”我笑着做了个敬礼的动作,心里却暗自盘算着是不是该把私藏的那点奖金拿出来。
离约定时间还有三小时,我坐在电脑前却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手机上跳出单位群消息: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启动在即,招标公告下周发布,预算规模8000万。
这本是个好消息,可现在的我却无心关注。
两年来我一直在这个城市默默耕耘,从未借助任何"关系"向上爬但职业发展也确实遇到了瓶颈。
我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02
金海渔村的包间里,六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已经入座。
“来了来了,这就是我跟你们提到的陈明!”孟局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
“孟局,各位领导好!”我急忙上前问好,脸上努力挤出笑容。
“瞧瞧,这小伙子,气质就是不一样,当年我就说他将来不得了!”孟局拍着我的肩膀,对其他人说道。
我心里一阵苦笑。
当年在规划局,我只是个普通科员,孟局最多跟我说过几句话,哪来的“当年看好”?
“这是王远山,退休前是城投集团的副总,现在还经常被请去当顾问呢。”孟局指着坐在首位的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介绍道。
王老向我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审视。
“小陈,现在在哪个单位啊什么职位?”王老直接问道。
“市政建设管理处,项目主管。”我如实回答。
“哦,负责什么项目?”
“主要是老城区改造和部分市政基础设施维护。”
“太好了,懂行的,来来来,今天你是东道主点菜!”孟局大手一挥。
这一挥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来两只大龙虾吧,我听说这里的龙虾最有名。”一位白发老者说道。
“再来个鲍鱼,上次在青岛吃过一次,回味无穷啊!”另一位附和。
“清蒸石斑鱼少不了,还有海参,一定要上等的那种。”
“别忘了螃蟹,这个季节正是膏脂最足的时候。”
每听到一道菜名,我心中就打一个哆嗦。
服务员拿着平板电脑记录着,而我则感觉胸口那只无形的手越攥越紧。
“小陈啊,我听说你们市里要上一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王老突然问道。
我一愣没想到王老竟对这项目如此了解。
“是的,正在筹备中,下周发布招标公告。”
“有什么挑战和难点?”王老追问,眼中闪烁着专业人士的光芒。
我思考了一下,如实分享了过去在老城区改造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出乎意料的是,王老对我的回答相当感兴趣,不时点头,甚至与我讨论了一些具体的工程细节。
菜一道道上来,酒过三巡,我的压力却不减反增。
粗略估算,桌上的菜肴已超过5000元。
这几乎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了。
我强撑着笑容,不时地给各位老领导,添酒夹菜眼角的余光,却不自觉地瞄向,服务员手中,不断更新的账单。
“小陈,你对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有什么看法?”王老又抛出一个专业问题。
我深吸一口气,把心中的焦虑暂时压下,认真分享了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思考。
“有意思。”王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们年轻人视野就是不一样。”
饭局接近尾声,我的额头已经冒出细密的汗珠。
是时候了,我必须去面对那个让我心惊肉跳的账单了。
“各位领导,我去一下洗手间。”我找了个借口,准备悄悄去前台结账。
在经过孟局身旁的时候,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并且意味深长地说道:“去呀别那么紧张。”
这句话让我更加不安,难道我的焦虑已经写在脸上了吗?
03
“先生您好,您们包间的消费是5280元。”前台服务员微笑着告诉我
我咬了咬牙,掏出手机,准备扫码支付,心里默默地对小雨以及家里那个月的零花钱感到愧疚。
“对不起,这个账单已经结清了。”服务员礼貌地说。
“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先生在您们入座前就已经付过账了,还特意嘱咐给您留了张纸条。”服务员递给我一张折叠的便签。
我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年轻人实诚,这顿我请了。见你诚恳分享经验,很欣赏。明天早上有空来华海度假酒店大堂喝茶吗?九点不见不散。王远山。”
我愣在原地,一时不知所措。
“陈主管怎么样看到纸条了吧?”不知何时,孟局已经走到我身边。
“孟局这这是怎么回事?”我完全摸不着头脑。
“回包间吧,我跟你解释。”孟局拍拍我的肩膀。
回到包间,其他几位老者已经准备离开,唯独王老还坐在原位,正微笑着看着我。
“陈明,不必惊讶。”王老说,“孟建国跟我是四十年的老朋友了,他一直说你是个有才华又踏实的年轻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我困惑地看向孟局。
“小陈别误会,今天这顿饭从一开始就不是让你请客。”孟局笑道,“我们这些老头子退休金也不少,哪能真让你们年轻人破费。”
“那为什么?”
“就是想看看你这个人靠不靠谱!”孟局爽朗地笑了,“你小子没让我失望明知道这顿饭不便宜,还是咬牙答应了,而且全程真诚待人,没有一点做作和敷衍。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场考验。
“这个给你,带回去给弟妹尝尝。”孟局递给我一个精致的礼盒,“本地特产,我们老头子逛了一天特意挑的。”
我接过礼盒,心中五味杂陈。
“小陈,明天别忘了来喝茶。”王老起身准备离开,“我们聊的话题还没完。”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这场饭局远比我想象的复杂,而明天的茶会又会带来什么?
04
第二天上午,华海度假酒店大堂。
我提前十分钟到达,发现王老已经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等候,而他身边还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气质不凡。
“王老早上好。”我走上前去。
“来了坐。”王老示意我坐下,“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志强,市城投集团的总工程师,负责即将启动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我心头一震,这可是市里最重量级的工程技术负责人!
“李总您好。”我急忙伸出手。
“陈主管久仰。”李总握住我的手,“昨晚王老把你在老城区改造项目中的一些创新做法告诉我了,很有见地。”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老亲切地为我倒了杯茶:“陈明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们正在筹备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需要有经验的人才。你昨晚分享的那些经验和想法,恰好解决了我们面临的几个难题。”
“但是王老,我只是一个项目主管,这种大型项目。”我有些紧张。
“职位不是问题,能力才是。”李总打断我“况且,你在老城区改造中展现的那种创新思维和务实态度,正是我们需要的。”
“别犹豫了小陈。”王老笑道,“其实孟局五年前就向我推荐过你,说你虽然当时出过小失误,但处理方式很让人欣赏这些年我一直关注着你的成长。”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昨晚王老会对我的背景如此了解。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李总递给我一张名片,“下周项目招标,希望看到你们单位的方案我个人很看好你的思路。”
茶会结束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将这一切告诉了小雨。
“所以那顿饭其实是在考验你?”小雨简直不敢相信
“对,而且王老是城投集团的前副总,现在还是顾问,他和孟局是四十年的老朋友!”我兴奋地说。
“天哪,那这个项目...”
“如果我们能中标,不仅单位会有大笔收入,我也很可能会被提拔为项目总监。”
小雨沉默了片刻,突然眼圈红了:“对不起我只看到了那顿饭的花销,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
“没关系,换做是谁都会这么想。”我握住她的手,“但有时候人情往来,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一个月后,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单位的方案凭借创新性和可行性胜出,成功中标这个价值8000万的项目。
我也如愿晋升为项目总监,不仅职位提升,薪资也翻了一番。
收到任命通知的当晚,我收到孟局的短信:“年轻人不是我成全你,是你的本事和为人感动了王老。好好干!”
我请全家吃了顿饭庆祝,席间女儿好奇地问我:“爸爸你怎么突然升职了?有什么秘诀吗?”
“做人要懂得感恩,做事要实事求是,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笑着回答。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看似在吃亏,实则是在播种;我们以为走了弯路,却可能是上天安排的捷径。
面对突如其来的请求,是坚持原则冒险一试,还是明哲保身避免风险?当机会和风险并存时,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