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党政领导:深耕全域旅游与特色农业,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8:34 2

摘要:安福县作为“中国福文化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在文旅融合与绿色产业发展中成效显著。县委书记谢启龙与县委副书记、县长华桦带领的领导班子,正以“旅游强县、农业富县”为导向,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下结合公开政务信息,梳理其施政实践与思路。

安福县作为“中国福文化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在文旅融合与绿色产业发展中成效显著。县委书记谢启龙与县委副书记、县长华桦带领的领导班子,正以“旅游强县、农业富县”为导向,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下结合公开政务信息,梳理其施政实践与思路。

一、县域发展现状与领导治理重点

安福县基本概况:

- 文旅资源富集:拥有武功山、羊狮慕等5A级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5亿元。

- 农业特色鲜明:形成“安福火腿”“武功山有机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农业总产值达4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万亩。

谢启龙(县委书记)

- 治理方向:侧重全域旅游升级与基层治理创新。

- 文旅融合实践:

- 2024年主导启动“福文化”IP打造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安福孔庙福文化体验中心,推出“福文化主题研学路线”,当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万人次(数据来源:安福县文旅局)。

- 推动武功山景区与羊狮慕景区联动,开通旅游直通车,实现门票“一票通”,2024年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同比增长12%。

- 基层治理举措:

- 推行“党建+旅游服务”模式,在景区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120个,2024年解决游客诉求3500余件,游客满意度达98%。

华桦(县委副书记、县长)

- 治理方向:聚焦农业产业化与民生保障。

- 农业品牌升级:

- 2024年牵头制定《安福火腿产业振兴计划》,引进深加工企业3家,建设标准化腌制基地5个,火腿年产值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25%。

- 推动“武功山有机大米”全产业链发展,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产品溢价率提升30%,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

- 民生项目落地:

-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024年新建供水管道120公里,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扩建县人民医院,新增床位300张,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8%。

二、当前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旅游淡旺季失衡:冬季游客量仅占全年15%,业态单一。谢启龙提出“四季旅游”策略,投资1.5亿元开发武功山滑雪场,2025年冬季游客量目标突破50万人次。

2. 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华桦牵头引进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计划2025年前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加工产值突破20亿元。

3. 人才结构性短缺:旅游管理、农业技术人才缺口达20%。领导班子实施“安福才俊回乡计划”,2024年引进硕士以上人才35名,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开设“订单班”,培养专业人才150名。

三、未来工作规划(基于安福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1. 文旅全域化目标: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羊狮慕星空露营基地、武功山温泉度假村,2025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0亿元。

2. 农业现代化工程:扩大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至10万亩,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202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

3. 城乡融合举措:推进赣江支流生态治理,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5个,新增停车位2000个,提升城市宜居度

结语

谢启龙与华桦的治理组合,体现了“文化IP塑造者”与“产业升级推动者”的角色互补。从福文化体验中心到火腿产业振兴,其施政轨迹始终紧扣安福县“生态立县、文旅兴县”的定位。公众期待的,不仅是数据增长,更是旅游体验的多元化、农业价值的最大化与民生福祉的实质提升。安福县的高质量发展,需在文化赋能与产业创新的共振中持续探索。

来源:富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