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机构,大战一触即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2:24 2

摘要:又是无聊的一天,标普继续在5900~6000这个区间震荡,算算差不多是连续5个交易日波动小于1%了,VIX也在底部横盘了6个交易日,种种迹象都在表面,大波动已经在路上。

又是无聊的一天,标普继续在5900~6000这个区间震荡,算算差不多是连续5个交易日波动小于1%了,VIX也在底部横盘了6个交易日,种种迹象都在表面,大波动已经在路上。

这个波动的最终方向,到底是往上还是往下,我们暂时不会给明确的结论,5月9日那次横盘震荡6天之后,我们判断会往下,结果最终市场往上突破,让我损失了不少利润。所以这次的方向,不会想着去提前去预判,但一旦跌破5900,我会认为市场将重回熊市震荡行情。

很多人最近一直在吐槽「我是大反指」,我们说过很多次,不要把别人的谨慎和反指挂钩在一起。如果你认为当前大牛市来了,你全仓做多就行,别人认为是一次诱多,马上要回调了,他的交易策略自然会相当保守。投资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就好。

我们之所以提示风险,那是因为我的判断是熊市,这也意味着一旦回调,那指数可能不仅仅是回调2~3%,而是超10%以上的大回撤,如果这种行情真的发生了,那个股可能会普遍面临25%以上的下跌。这才是我们谨慎的原因,股市里面充满了机会,但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昨天有个认为我是反指的朋友,天天吵着闹着在那喊「社长反着来,别墅靠大海」,结果私下跑来和我说,最近因为和我反着来,最近这段时间亏了100多万。这其实是看文章看出感情了,非要用真金白银去证明别人的观点是错的。

其实这就是大多数人都会犯下的错误,很多时候非常想去证明一件事是错的,结果越描越黑,最终得出了南辕北辙的结果。像如今这个市场,我们判断大幅下跌马上就要到来,但指数又没破位,只能小仓位做多,而且我们做多的都是超级巨头,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并随时准备止盈离场。

这位朋友为了证明我是反指,重仓做空了特斯拉、英伟达和UBER这些超级巨头,TSLA这一轮自底部反弹了60%,英伟达涨了55%,UBER更是一口气从60美元涨到了93美元,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做空这些巨头,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交易是自己的事,不要总是想着证明别人是错的。非常简单,我们现在还在看熊市,并且认为一旦指数跌破5900,可能就会去找做空机会。如果你为了证明别人是反指,那完全可以在指数跌破5900的时候,重仓入场抄底。

最终亏钱的概率一定很大,千万不要低估技术分析上的破位。这里插句题外话,现在我把交易计划摆在这,你真敢反着来,在指数跌破5900的时候,入场去做多吗?

昨天看到一个数据,对冲基金在最近五个交易日抛售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MGAS、QQQ和SPY等各类指数ETF,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户投资者买入了1200亿美元的指数ETF。基本可以说,机构把手上货全部散给散户了。

在前一个交易日,散户在交易的前3个小时就买入了价值41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创下了历史单日纪录,最疯狂的事还有,这些散户净买入了6.75亿美元TSLA的股票,4.39亿美元的PLTR股票,还有价值15亿美元的TSLA和NVDA相关的杠杆ETF。

有意思的是,在指数横盘这几天,对冲基金的做空仓位已经累计达到111亿美元,虽然也有42亿美元的买入开仓,但整体净多头头寸仍减少69亿美元,做空主力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净卖出额为73亿美元,其中做空激增,达到94亿美元。最近三期COT报告显示,对冲基金累计做空金额高达250亿美元,为过去至少十年来的最大规模。

最近指数的上涨,很多机构都解读成是散户的力量撑起了半边天,但散户的交易数据,其实都掌握在机构的后台里面,对机构来说,这些数据基本是明牌。我们想弄清美股散户最近为何有如此影响力,首先就得弄明白美股散户是如何衰落的。

美股在1950之前基本不算很正规,直到1950年的改革之后,这个阶段美股仍是标准的散户市,美国家庭个人拥有超过90%的美股,绝对的散户市场。但随着一系列改革之后,散户的持仓比例逐渐下滑至38%,每一轮制度变迁和市场结构的转变,结果都是一轮散户的出清,或曰“血洗”。

1950年之后养老金开始大规模进入股市。1955年实行退市制度,1995年之后,被动型指数基金,包括ETF和被动型共同基金,迎来了大发展。1997年纳斯达克1美元股价退市标准实施。2000年之后,外国人可以通过网络买卖美股,海外投资者的比例开始大幅升高。

一边是手握算法与衍生工具的华尔街机构,另一边是凭借社交媒体凝聚共识的新一代"散户”,现在的美股早已进入量化交易时代,机构收割散户变得更加容易了,但最近总是给人一种错觉,那是机构已经无法主导市场,机构各种踏空美股,机构收益率大幅跑输了散户。上一次有这种错觉,还是去年很多人嘲讽巴菲特的时候,但今年同样一群人又把巴菲特奉上了神坛。

身为华尔街三巨头之一的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周一也猛烈抨击了当前“V型”市场中存在的“异常自满情绪”。当天,戴蒙在摩根大通于纽约举行的年度投资者日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他认为通货膨胀加剧甚至滞胀的风险没有被股市价值恰当地反映出来,美股已经从4月份的低点反弹。

戴蒙说道:“我个人的观点是,人们自我感觉很好,因为你还没有看到关税的实际影响。市场下跌了10%,又回升了10%。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自满情绪。”“我们有巨额赤字;我们的央行在我看来几乎是自满的。你们都认为他们能应付这一切。我认为他们做不到,”他补充说。

当天,戴蒙还警告称,市场目前对标普500指数企业的盈利预期过于乐观。他预计,随着企业在不确定性下削减或撤回业绩指引,这些盈利预测将进一步下降。“年初大家预测的盈利增长是12%左右,而六个月后可能会降到0%,一旦盈利预期下调,市盈率(PE)也会下降,股价自然会受到影响。”

除了戴蒙之外,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丽莎·沙利特(Lisa Shalett)也警告称,股票投资者正在忽视三大市场“脱节”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会在未来“反噬”他们。沙利特认为,投资者似乎深信美国对其他贸易伙伴的退让已永久性地消除了贸易冲突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美股价格回到了今年1月1日的水平。

她在报告中写道:“在盈利预期仍在恶化的情况下,股价却回到年初水平,这表明预期市盈率倍数比年初时更高。” 也就是说,投资者现在愿意为明年每股收益的倍数支付更高的价格。她表示:“我们对(市场)这种转向持怀疑态度,其他资产类别也表明情况可能并未完全明朗。”

最近为什么我会被很多人喷成是反指,这其实也是眼下散户和机构之间的矛盾。这几天大家应该在各种场合看到了类似的信息,那就是散户各种嘲笑机构踏空了这一轮牛市,但这其实就是投资周期不同导致的,我们和机构一样,看的周期会更长一些,对我的分析,其实都要一个月后再来回看。

机构收割是需要有一定布局时间的。散户跑步入场的时间节点,其实是5月9日,也是我们提醒大盘风险即将回归的阶段,这种“跑步入市”的背后则是补偿心理。Buffalo Bayou Commodities宏观交易主管Frank Monkam对此表示:“由于此前没跟上由政策支持的股市复苏,散户已经深刻认识到这种错误,他们几乎坚定不移地承诺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散户和机构,到底谁是对的,暂时不要提前预判,我们只需心中有数就行。大家尽量不要上太重的仓位,指数下方毕竟有好多缺口,如果满仓做多,回头如果往下破位,那你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了。

股市里面的机会多了去,本金安全却永远是第一位的。

来源:太保财评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