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增收渠道 鼓起农民“钱袋子”——铜川市政协专题协商促农民持续增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4:53 2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5月13日,铜川市政协聚焦“多举措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组织政协委员和有关单位负责人深度协商、广谋良策,千方百计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找出路、想办法。

扎实开展调研

以高质量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建言离不开扎实的调研。为开好此次常委会会议,铜川市政协专门组成调研组前往青砧苗木繁育基地、电商产业直播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近年来,铜川依托青砧苗木繁育基地,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质种苗的优势,在全市大力推广苹果“三新”建园模式,建成生态果业基地5万亩,以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宜君县尧生镇电商产业直播基地,农户被镶嵌在产业链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更多农民享受到了“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新业态带来的增值收益。

委员们立足铜川实际,对全市种植养殖产业、现代果业加工、电商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及新农人培训等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全面了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此外,通过线上联系收集了宝鸡市、无锡市、苏州市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为开好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做足“功课”。

调研显示,铜川将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同打好“八场硬仗”工作一体化推进,取得显著效果。但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产业融合不够紧密、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堵点卡点。

深度协商 广谋良策

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找出路、想办法

会上,委员们结合调研实际纷纷建言献策。

“稳步推进现代果业、中药材、畜牧渔业、食用菌4条特色产业链建设,招引培育延链补链强链的链上企业,组建‘企业+联盟’产业发展集团,推动集群发展,破解产业规模瓶颈。”宜君县政协主席樊斌表示。

在谈及深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溢价能力问题时,多位委员建议,要以铜川“好山好水育好品”为主题,将现代果业、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与铜川碳汇农业模式相结合,打造有影响力的“铜字号”生态产品品牌。

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郭妮妮委员建议,围绕标准化设施农业基地、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数字农业等建设,健全“研发+加工+展示+销售+物流”的加工创业孵化体系,不断激活新业态,拓宽增收空间。

“延伸‘农文旅+’链条,培育新的消费内容、方式和场景,拓宽农民增收的新路径。”王策委员表示,要讲好铜川地域故事,深度挖掘乡土文化,推动非遗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开设“耀瓷工坊+农产品定制”“药王+”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和餐饮,以文引人、以文化人,为农文旅融合注入持久动力。

新农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王彦斌委员认为,“金字塔”式新农人队伍培养十分必要。夯实“塔基”——对以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提升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做强“塔腰”——对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开展新兴技能培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点亮“塔尖”——培育高层次农业经理人,打造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还有委员建议: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努力实现“一业突破、多业并举”;充分激活乡村振兴“沉睡变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型发展;持续增强帮扶车间和社区工厂就业吸纳能力,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后,铜川市政协主席刘西林表示,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把准目标任务,扭住关键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界导报记者 蒋维博

来源:各界导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