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好慈善故事” 专栏依托发展壮大社区公益基金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聚焦于挖掘和传播社区公益基金背后的暖心故事、感人善举以及慈善项目带来的积极改变,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提升社区公益基金的知晓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
“讲好慈善故事” 专栏依托发展壮大社区公益基金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聚焦于挖掘和传播社区公益基金背后的暖心故事、感人善举以及慈善项目带来的积极改变,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提升社区公益基金的知晓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潜江市广华寺街道广北小区是一座建成年代较早的老小区,岁月的痕迹不仅刻在斑驳的墙面上,更体现在日益老化的公共设施与不合理的空间规划中。这些问题如同顽固的“城市病”,长期困扰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幸福感,在社区公益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小区启动了阳光晾衣杆改造项目。这个看似微小的工程,却承载着改善民生、优化公共空间的重要使命。
一、晾晒设施匮乏陈旧,晾晒矛盾突出
走进改造前的广北小区,目之所及是一幕幕杂乱无章的晾晒景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的公共晾晒区域,居民们不得不各出奇招:自家阳台、窗户上搭建着简易晾衣架,这些临时设施大多承重有限、稳定性差,衣物掉落、晾衣架损坏的情况屡见不鲜。高层住户更是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风险,晾晒时常常需要探出大半个身子,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意外。
稀缺的晾晒资源,让居民们为抢占“黄金晾晒位”纷争不断。低层住户深受光照不足的困扰,衣物数日难以晾干,潮湿的环境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家人健康。更有甚者,部分居民为满足晾晒需求,私占绿地、堵塞通道设置晾衣架,原本生机盎然的绿化带被破坏得面目全非,消防通道也被占用,给小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那些随意搭建的晾衣架样式各异,悬挂的衣物被褥纵横交错,在小区上空编织成一张张“空中蜘蛛网”。与老旧的建筑风貌相互映衬,整个小区显得杂乱无序,不仅降低了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也与文明社区的形象格格不入。
二、科学规划布局,升级晾晒设施
为彻底解决晾晒难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对小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实地勘察。他们根据楼栋分布、光照条件,反复斟酌、精心选址,最终在空旷草坪、闲置空地等区域,规划出几处阳光晾晒区。这些晾晒区均位于通风良好、有超长全天光照时长的绝佳位置,确保各楼栋居民能轻松抵达。
在晾晒杆的选择上,项目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定制安装了坚固耐用的晾晒杆,单组承重可达50公斤,即便是厚重的大件被褥也能轻松晾晒。同时,醒目的文明晾晒宣传牌被设立在晾晒区,时刻提醒居民有序使用设施,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三、晾晒难题破解,社区环境焕新
标准化晾晒杆投入使用后,广北小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们彻底告别了“乱牵乱挂” 的历史,人均晾晒面积大幅提升。高层住户无需再冒险探出窗外晾晒,低层住户也能享受到温暖的阳光,衣物晾晒时间缩短,恼人的霉斑、异味问题基本消失不见,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曾经杂乱的“空中线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规范的晾晒区。如今,小区的视觉空间变得通透敞亮,绿化景观与晾晒设施相得益彰,整体颜值显著提升。居民们主动参与到环境维护中来,乱堆乱放、私占绿地等不文明行为减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阳光晾晒杆项目虽小,却精准地聚焦到了老小区居民最关切的民生小事。它用“小改造” 实现了“大幸福”,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温暖了居民心田。社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初心,让公益力量在社区建设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益加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