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南政法大学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城重庆,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
西南政法大学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城重庆,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法律系,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为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五院四系"之一,西南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享有盛誉。学校现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设有13个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学校还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法学家、实务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西南政法大学坚持"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育人理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建校70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政法战线杰出校友,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设有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人权研究院等30余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学校主办的《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在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西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所在地,在东盟国家法律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西南政法大学形成了"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精神,培育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信仰,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校园内法学文化氛围浓厚,各类学术讲座、辩论赛、读书会等活动丰富多彩。
面向未来,西南政法大学正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坚持"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汝画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