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激光巨头Trumpf宣布裁员约1000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5:02 2

摘要:近日,全球工业激光领域的龙头企业通快集团(Trumpf)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重组计划——未来几个月内裁员约1000人,其中仅总部迪青根(Ditzingen)就将裁撤430个岗位。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折射出全球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与企业战略调整的多重压力。

经济低迷,高科技机械制造商通快裁员1000人!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近日,全球工业激光领域的龙头企业通快集团(Trumpf)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重组计划——未来几个月内裁员约1000人,其中仅总部迪青根(Ditzingen)就将裁撤430个岗位。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折射出全球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与企业战略调整的多重压力。

通快集团2023/24财年的财务数据揭示了此次裁员的直接诱因:销售额同比下降3.6%至52亿欧元,订单量更是连续两年下滑,降幅达10.4%至4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缩水18.6%至5.01亿欧元。这一颓势主要归因于两大外部因素:

全球经济低迷与地缘政治动荡:半导体制造、精密工业等关键领域的客户因不确定性推迟投资,导致需求萎缩。通快CEO 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直言,这是“通快101年历史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竞争者的崛起:来自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与技术追赶,尤其在光纤激光器等细分领域,对通快形成挤压。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国产化率已在小功率领域超90%,高功率领域亦突破50%,削弱了通快的价格与技术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业绩下滑,通快在德国本土市场仍实现5.8%的销售额增长(8.24亿欧元),而美国市场则暴跌11.5%,中国市场仅微增2.2%。区域分化进一步凸显其依赖传统工业经济体的脆弱性。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当前工业激光行业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关键阶段,通快所面临的困境正是这一行业转型趋势的典型体现:

❶技术路线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光纤激光器凭借其高电光效率的优势,已占据中国激光器市场的主流地位,市场份额高达 6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快在其传统优势领域——激光技术与机床部门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销售额分别下滑至 14 亿欧元和 28 亿欧元,这无疑凸显出其核心业务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❷新兴应用场景竞争白热化:紫外激光器与超快激光器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39.27%和 49.29%。然而,通快在这些极具潜力的高增长领域尚未构建起明显的竞争优势,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

❸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器消费市场,本土企业如大族激光(Han's Laser)迅速崛起,给通快等跨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它们加快本地化布局的步伐。但就目前而言,通快在中国的销售额仅为 6.15 亿欧元,仅占其全球总收入的 11.8%,这表明其本土化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快的裁员并非单纯的“节流”,而是结构性调整的一部分,其背后隐含战略重心转移:2023年起,通快已通过削减商务旅行、咨询费用及员工工时等方式节省开支。此次裁员聚焦传统制造部门,同时增加EUV(极紫外光刻)和电子业务领域的岗位,显示其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尽管利润下滑,通快研发支出逆势增至5.3亿欧元(占销售额10.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重点布局半导体与光伏等离子体技术,试图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竞争力。

2023年百年庆典之际,通快完成高管团队大调整,新任CTO Berthold Schmidt的上任标志着技术路线的迭代,从传统激光加工向光电子元件等前沿领域延伸。

通快的裁员计划短期内可能引发员工士气波动与市场信心下滑,但长期来看,其战略调整或为复苏铺路:全球半导体产业对EUV光源的依赖、新能源领域对精密加工的需求,为通快的技术储备提供潜在市场。其在中国市场的稳步增长(如2021/22财年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也显示区域潜力。如何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研发投入?如何应对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与技术追赶?这些问题将考验管理层的决策智慧。

总之,通快的裁员既是全球经济周期波动的被动反应,也是行业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变化的主动应对。作为工业激光领域的“百年老店”,其能否通过结构性调整重获增长动能,不仅关乎企业存续,更将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典型案例。正如其CEO所言:“在困难时期做出重要决定,是为了在变化的世界中继续引领市场”。未来的通快,或许正站在“破茧”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网友热议

@孙聿之Sam(IP京):

裁员430个总部岗位,这就是百年企业对抗中国低价竞争的方式?研发投入增加是好事,但牺牲基层员工来填研发窟窿,真的可持续吗?

@JIYEON22(IP沪):

国产激光器市占率超90%小功率市场,高功率也突破50%,终于让通快低头了!但别高兴太早,核心技术差距还在,警惕外资断供反扑……

@冬小曦(IP粤):
美国市场销售额暴跌11.5%,中国市场却微增,通快裁员暴露了欧美制造业空心化的真相——连德国工业巨头都得看中国脸色。

@爱钓鱼的Ray(IP吉):

裁员传统部门,押注EUV和半导体?通快这是赌上未来啊!但研发占销售额10%确实够狠,希望别变成第二个诺基亚。

@陈沃茨Watts(IP贵):

订单量连跌两年,利润缩水18.6%,股价居然没崩?市场还在赌通快的技术护城河,但中国对手的追赶速度可能超乎想象。

@KerwinLee(IPHK):

大族激光笑了:当年你对我技术封锁,今天我让你裁员求生。中国制造从‘替代’到‘威胁’,只用了十年!

最后一条,
中国速度!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