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网红”公开反水,特朗普圈层现裂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6:08 2

摘要:在特朗普政治世界的边缘地带,存在着一群并不属于正式政府体系、却能对权力核心产生实质影响的“外围策士”,劳拉·鲁默就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这位极右翼网红曾自称亲手操盘白宫清洗,点名开除数名国家安全高级官员,并因此一跃成为MAGA社群中的“民间英雄”。但如今,这位

文︱陆弃

在特朗普政治世界的边缘地带,存在着一群并不属于正式政府体系、却能对权力核心产生实质影响的“外围策士”,劳拉·鲁默就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这位极右翼网红曾自称亲手操盘白宫清洗,点名开除数名国家安全高级官员,并因此一跃成为MAGA社群中的“民间英雄”。但如今,这位曾自诩特朗普“忠诚盟友”的人物,却转而在社交平台上轮番炮轰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从国家安全人事到宗教立场,从外交行为到公共卫生任命,她几乎对一切政策方向都开火。这一切的转变,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治动员模式的自我瓦解,也暴露了当代美国极右翼舆论生态的内爆式危机。

劳拉·鲁默并不是泛泛之辈。她的成名建立在极端而持续的网络操作之上,从反穆斯林阴谋论到反华煽动,她用短视频、直播、“街头闹场”式的极端话语博取流量,并积累起百万粉丝的影响力。在美国政坛,她一度是被主流社交媒体“永久封杀”的象征,也是右翼独立媒体竞相炒作的“金矿型人物”。但她的影响力真正进入白宫决策半径,是在2024年与特朗普一次被高度关注的私下会晤之后。就在那次会晤结束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大规模更换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层,包括撤换四星上将蒂莫西·霍在内的多名高官,而鲁默随后在X平台上高调发文称“这些人,是我点名要求换掉的,他们不忠诚”。

虽然白宫方面坚决否认鲁默拥有决策影响力,但这场“她说完他动手”的戏码,足以在特朗普支持者群体中奠定她“白宫民间智囊”的地位。路透社在当时形容她是“比班农还懂互联网的特朗普喉舌”。而鲁默也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政治舆论代理人”,不为建制发声,只代表“愤怒的选民”。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进入新一轮人事整合周期,鲁默却突然掉转枪口,对特朗普任命的每一位关键官员都横加指责。她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痛批国家卫生局局长人选凯西·米斯是“失败医生”,讽刺司法部长帕姆·邦迪“毫无能力”,还怒斥特朗普接受卡塔尔赠机是“出卖美国主权的软弱姿态”。她甚至不惜公开抨击特朗普刚刚盛赞的新任教皇利奥十四世,称其为“反特朗普、反MAGA的伪信徒”,并指控其“亲马克思、挺非法移民”,完全背离“保守派核心价值”。

这一系列针对“自家人”的攻击迅速在特朗普圈层内引发连锁反应。多名前白宫幕僚私下表示“鲁默正在失控”,并警告她“正在破坏我们自己的阵线”。然而问题是,鲁默从未真正属于“官方阵线”,她是社交算法制造的舆论武器,一直游离在制度边界之外。一旦她不再受到特朗普的青睐,就可以立刻转化为反叛者身份,以更激烈、更吸睛的语言撕裂原本属于她的政治母体。

这正是当前美国极右翼舆论生态的典型症状。特朗普的政治模式高度依赖“外围舆论引擎”来完成情绪动员,但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策略,导致了大量不可控的舆论爆点,支持者是流量的拥护者,不是政治的追随者。鲁默之所以敢于“拆台”,就在于她深知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实体,而不是制度人物。当这个实体开始“偏离信仰”,她便认为有权出手“纠偏”。

在这个机制下,特朗普正在被自己所依赖的舆论逻辑反噬。他曾打破共和党建制框架,拥抱“民粹喉舌”;如今,这些喉舌却反过来挑战他的权威,因为他们所追随的不是一个领袖,而是一种“更激进的正确”。如果说特朗普是保守主义的发动机,那像鲁默这样的社交爆点制造者,就是极右政治生态中的“加速器”,一旦感知“减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下场重置规则,哪怕代价是原有联盟的分裂。

特朗普目前仍是共和党内最有力的候选人,但在类似鲁默这类“脱控舆论代理人”的反复冲击下,他的决策空间与政治话语权正在被蚕食。一旦越来越多的“极右博主”“网红民兵”以类似逻辑公开分裂、批评甚至发动舆论攻势,特朗普能否继续维系其“MAGA霸权”将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鲁默的案例也昭示了美国政治传播结构中的新趋势:政治意见领袖不再是制度筛选出的职业政治人,而是算法放大的流量造物。在这个舆论环境中,愤怒胜于理性,速度胜于深度,言辞比政策更重要,极端比共识更容易传播。鲁默能迅速崛起,是社交媒体逻辑的胜利;她今日反噬特朗普,也正是社交媒体逻辑的又一次复仇。

尽管鲁默如今面临来自共和党内部的排斥与反感,但她仍在特朗普的外围生态中保有相当影响力。只要她掌握流量,就还有与核心权力讨价还价的筹码。她的存在本身,就是特朗普政治结构中一个未曾拆除的“定时炸弹”。

她的转向警示我们,政治神话的构建若完全依赖于舆论操控与网红输出,终将暴露其根基的脆弱。当“忠诚”可以随流量而变,当“信仰”可以因热度而重构,整个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基础就变得如同沙上筑塔。

鲁默不是终结者,但她可能是序曲。一场更大规模的右翼裂变,正在社交算法与情绪政治的深处,悄然孕育。特朗普是否会成为这场裂变的受害者,仍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造神者,终将被流量反噬。神坛之下,最先走下来的,往往不是叛徒,而是信徒。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