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14.4万人,新增51.2万人。数据显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率均高于一般人群。866.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
蝉 翼 有 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14.4万人,新增51.2万人。数据显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率均高于一般人群。866.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55.3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49.9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残疾人康复机构13297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37.3万人。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主题"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引发广泛关注。国家多部门联合推出系列惠民新政,从教育就业到医疗康复,从无障碍建设到乡村振兴,九大民生礼包直击残疾人生活痛点。
一、特殊教育全面升级
二、就业保障再加码
三、无障碍环境提质扩容
四、医疗康复双提升
五、乡村振兴专项扶持
六、科技助残加速落地
七、社会保障扩面提标
八、权益保障持续强化
九、社会参与全面激活
图源:豆包AI生成
此次助残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政策集中展示,更是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随着"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蓝图徐徐展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完善。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每个残疾人都能享有更有尊严、更高质量的生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儿童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意见》强调,全面推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推动各地规范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在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教班,支持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学校,按规定落实特殊教育经费。
近日,第六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在荆门开赛,352名肢残运动员用双手驱动车轮,在赛道上角逐。伴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全国42支代表队的352名运动员,奋勇争先,在赛道上驰骋。本次比赛,长度6公里,经过近1小时的角逐,来自宁夏代表队的杨世全以23分54秒的成绩率先冲线,获得男子组冠军。
近期,2025年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在山东省菏泽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7支代表队110余名运动员参赛,我省派出11名运动员参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共取得了5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印发《关于表扬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报》,赣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凭借在绿色出行和公交出行领域的优异表现,获评“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成绩突出集体”。
左右
省 内 资 讯
吉安市吉州区残联持续深化政企协作机制,在“访企拓岗”过程中打出政策组合拳。区残联联合人社局、工业园管委会组织开展用工企业代表座谈会,联合区税务局、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商联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加大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因人设岗”。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征收,激发行政事业单位招收残疾人积极性,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岗位。组织开展全区企业残疾人用工实际需求全面摸排工作,推动20余家企业新增300多个残疾人专属岗位。同时,多部门联合连续两年举办大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累计组织35家企业提供600余个岗位。
近日,赣州市“第35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暨全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在石城县圆满举办。确保帮扶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切实为残障人士解决实际困难,助力残疾群众共享美好生活。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共同启动赣州市“第35次全国助残日”暨全市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并见证赣州市残疾人辅具综合服务平台(无障碍版)新系统上线,该系统将为残疾朋友提供更贴心便捷的线上辅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助 残 好 事
盲道是视障群体独立出行的“生命线”。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来自井冈山大学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的志愿者们以绘画共创形式介入公共空间,在方寸之间作画上色,提升盲道辨识度,推动无障碍环境从“被动完善”转向“主动关怀”,让盲道真正成为照亮视障者生活的“彩虹之路”。
在青原区奥克南门小街,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依序排开于近200米长的盲道,调色、勾勒、描绘……经过精心设计,原本单一颜色的盲道“一步一景”,灵动的卡通动画形象、醒目的礼让盲道字眼、各种充满艺术感的几何图案,色彩和谐且富有层次感。井冈山大学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志愿者焦志恒:“我们用画笔把单一色彩的盲道绘制成彩色,就是希望提高大家对盲道的关注度,为盲人出行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彩绘盲道并非随意涂抹,而是在充分保障盲道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特别选用了防滑且耐磨的环保涂料,确保盲道表面的触感和凸起纹理不会因彩绘而改变,保障视障人士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经过全体志愿者一下午的共同努力,一条格外醒目、充满活力的彩虹盲道就呈现在了眼前。井冈山大学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负责人胡亮:“通过这次活动,出圈的不仅仅是盲道,更多的是我们对残障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也在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心中种下一颗助盲助残的种子,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能够走上彩虹盲道,走上文明的道路。”
目前,青原区盲道系统总长度约56.7公里,覆盖城区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盲道大部分采用花岗岩凸起条砖材料,具备良好的触觉辨识度,并配备规范化的提示砖和转向标识。同时,青原区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定期安排工作人员上路巡查,对破损的盲道即损即补,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平等出行权利。青原区城管局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干部朱泽强:“我们在这里也温馨提醒各位市民朋友,不要随意占用盲道,用看得见的文明,换盲人朋友方便的脚下之路。”
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豪岭村村民姜水英和陈汉太夫妇,在婚后把患有小儿麻痹且先天失明的弟弟接到家里共同生活,悉心照料38年,获评“江西好人”。
姜水英:“小太,吃饭了。今天弄了你吃的红烧肉。”
陈小太:“好。”
记者到姜水英和陈汉太家中时,姜水英正在喊弟弟陈小太吃饭,说今天弄了他爱吃的菜。
在结婚后,姜水英和陈汉太便接过了长兄、长嫂的接力棒,担负起照料弟弟陈小太的责任。姜水英:“当年哥哥嫂子抚养小太十多年,真的太不容易了。我嫁给他,他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我一定要照顾好他。”
看着丈夫略带愧疚的表情,姜水英主动安慰丈夫,说夫妻本是一体,自己应当担负起照料小叔子的责任。那时的姜水英才20岁出头,仅比小叔子大一岁。
陈汉太:“我老婆勤劳肯做,家里一日三餐都是她忙上忙下,她每天端茶送饭,端到我弟弟手边;每天帮他洗脸洗衣,照顾得很好。哪怕家里有两个孩子,她对弟弟的照顾仍然不减分毫。”
在陈小太生病时,姜水英、陈汉太悉心照顾;在陈小太情绪不稳时,夫妻俩全力开导。姜水英:“我知道陈小太是我老公一辈子的责任,也是我的,我相信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村干部陈有根:“他们两个真不容易,做得好,好人会有好报的。”
姜水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嫂子如母的担当和温柔如水的善良,成为邻里间口口相传的温暖故事。姜水英、陈汉太夫妇映照的不仅是一家人相扶相持的剪影,更是千万个小家中默默流淌的大爱——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担当,在岁月沉淀中,终将成为照亮世间的微光。
空 中 书 屋
说到母爱,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也许是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也许是离家时被塞的满满的行李箱,也许是你沮丧时一个温暖的拥抱,也许是电话里的嘘寒问暖……都说为母则刚,母亲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作家丁立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自己求学时的一段往事,展现了不平凡的母爱。
朗诵:黄镇宇
黄镇宇,我省高校招收的第一个全盲大学生,就读于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尽管双目失明,他却加倍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去勇敢追逐自己的大学梦。“我喜欢挑战一些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尽可能用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努力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黄镇宇坦言。
本期的《空中书屋》我们一起来分享丁立梅的文章《母爱,踩着云朵而来》,由江西科技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黄镇宇同学朗诵。
内容节选自2025年5月16日《蝉翼有约》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