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第一件事: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前不久,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第一件事: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前不久,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为今年首次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美债的重要持有国,曾一度排名全球第一。自从2019年被日本超越之后,近年来中国在逐步减持美债,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不过,这一次是自2023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月长期美债抛售,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行为。事实上,其原因也不难理解,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风险规避。当地时间5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这是继标普2011年、惠誉2023年之后,第三家主要评级机构对美国信用评级的调整。也就是说,三大评级机构,已经没人再给美国“满分”信用。这不是小事,是根本性的信号。
特朗普(资料图)
对此特朗普有些慌了,在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后,特朗普对媒体直言,自己愿意访问中国,称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自己可以随时乘专机飞到北京,与中方讨论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需要提醒美方的是,谈判的前提是共识,如果美方有意与中国恢复正常的经贸外交关系,就要结束错误的对华政策,让中方看到诚意。美方应当明白,中国不吃威胁讹诈这一套,也不接受说一套做一套,如果是为了谈判而谈判,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
第二件事:根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微信公号5月18日消息,自2025年5月16日起,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作如下调整:现有部分地区为红色(极高风险),其他地区为橙色(高风险)。具体如下:
红色地区:纳哈里亚-采法特以北,加利利湖以北、以东,阿什克隆以南,内提沃特以西。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上述地区,已在当地的人员和机构尽快撤离或转移至安全地区。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取得联系。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以方谈判小组正尽力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包括推动“结束冲突”。声明说,以方谈判团队推动的一项协议是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此前提出的方案。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该方案要求哈马斯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的一半,作为进行“结束冲突”谈判的先决条件。声明说,以方推动的“结束冲突”谈判内容还包括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驱逐哈马斯武装人员以及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第三件事: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手握数千亿美元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飘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一顿吹嘘称,这些国家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有美国学者指出,除投资和人工智能、安全等问题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湾国家降低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特朗普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中国。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访问中国时,特朗普回答:“我当然愿意。”他补充道,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特朗普(资料图)
至于特朗普急于访华,也源于三重现实压力:其一是债务危机加剧。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中国连续减持美债,若持续抛售将威胁美元信用体系;其二是稀土供应链危机。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产业链受阻,F-47战机项目濒临流产,而美国短期内无法建立替代供应链。其三则是中期选举压力。2026年国会选举临近,特朗普需通过经济政绩转移国内通胀与就业矛盾,而关税战已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民生怨声载道。
来源:军武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