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昨日(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近期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
最近
全国多地出现
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趋势
不少网友发文说自己“阳了”
话题#我国新冠检测阳性率快速上升#
持续占据社交平台热搜榜
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此轮新冠病毒毒株
致病力与免疫逃逸能力如何?
流行形势会怎样变化?
普通公众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一起来看↓
新冠阳性率快速上升
国家卫健委提醒
国家卫生健康委昨日(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近期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介绍,确实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疾病的临床严重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此前在5月17日,中疾控也曾发布5月健康风险提示。其中指出,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呈连续小幅上升;综合多渠道监测数据,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低。
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快速上升(从7.5%增加到16.2%),已超越人偏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成为导致流感样病例的首要病原体。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钟南山发声:
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做出最新判断。
他表示,“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此外,钟南山预测,目前新冠病毒流行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从区域来看,新冠病毒在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一些,而在南方正处于接近高峰时期。”
我国流行毒株毒力较弱
钟南山介绍,此轮中国的新冠病毒毒株主要是XDV和XDV. 1。新毒株的特点突出:一方面免疫逃逸更强,之前已感染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另一方面症状更轻,例如嗓子痛、低烧、咳嗽或根本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中疾控在全国新冠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中便首次提及XDV变异株。去年7月左右,XDV变异株就已成为当时的优势毒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大部分感染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痛咳嗽。年轻人3至5天、老年人5至7天可缓解。
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只需对症治疗即可。但需注意,奥司他韦等流感治疗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群体要更重视
钟南山提醒,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测并用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群体更要重视。“有基础病的人群得了新冠以后,往往原有基础病会加重,必须正确对待,及时用药,这些药在48小时之内用,效果会更好。”
▶通过物理隔离保护婴幼儿
针对5岁以下婴幼儿,钟南山表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需通过物理隔离加以保护。 “我们正在积极研发新冠病毒抗体,因为疫苗对一岁的孩子没用,他还没有产生抗体的能力。我的看法是物理隔离很重要。尽量不带孩子去公众多或者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口罩,避免孩子传染。”
如何防范新冠病毒?
为了更好防范新冠病毒,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图源:视觉中国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图源:视觉中国
四是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来源:身体焕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