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佤味小吃到产业名片 一块牛皮创出亿元产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7:57 2

摘要: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抓实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极具高原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佤味牛皮食品产业,实现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抓实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极具高原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佤味牛皮食品产业,实现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舌尖创新 佤味牛皮成商品“出圈”

佤族群众自古就有养牛的传统,牛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更是佤族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佤族群众发现,经过炭火炙烤的牛皮会变得酥脆焦香,是一道餐桌上的美食。2010年,西盟县中课镇的佤族群众创新性地将牛皮用泉水煮熟后,配以佤族特有的麻辣调料腌制凉拌,凭借软糯筋道、香辣可口的独特风味,佤味牛皮从深山摊点走向县市商超,成为商品“出圈”。

“佤味牛皮以前就是家里自己做来吃,现在成了产业,真是没想到。”佤族群众哎给说。

在西盟佤味传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货仓库,工人们正忙碌着打包当天要发出的佤味腌制品。佤味牛皮、佤味鸡脚、佤味鸡胗……在工人们娴熟的操作下,10000余单产品被贴标查验、装盒入袋,这一单单饱含着佤族风味的美食,满载着佤山的心意,将从他们的手里发往全国各地。

2020年,返乡创业的佤族青年叶肖,抓住了网红经济迅速崛起以及西盟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分类帮扶的机遇,主攻佤味牛皮市场,创办了集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西盟佤味食品传承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深入挖掘佤族传统牛皮制作工艺,并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公司研发出了多种口味的佤味牛皮食品。并采取“公司提供技术+工坊提供原料+网红直播带货”的模式,让佤味牛皮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产业。

“我们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加工工艺,让牛皮食品的口感更加筋道,保质期也更长。”据叶肖介绍,现在,不仅公司生产的传统佤味牛皮备受市场欢迎,新增佤味鸡脚、佤味苤菜根等产品也深受各地消费者欢迎,每天订单稳定在10000单左右,仅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能够达到一千多万元。

叶肖是西盟县致力于把佤味牛皮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佤味牛皮食品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得到了传承与创新,佤味牛皮不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成为了西盟县的一张特色名片。

产业升级 佤味牛皮成牛皮“经济”

如何推动佤味牛皮从传统风味美食发展成为产业经济?西盟县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西盟阿佤莱佤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加工厂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2020年,我们投资新建标准化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佤味牛皮的标准化生产。”公司负责人周亚玲说。从牛皮的清洗、制熟到拌料腌制、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了产品的品质。

除了生产环节的升级,西盟县还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积极组织佤味牛皮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并通过旅游与产业的融合,借助“中国佤族木鼓节”“新米节”等重要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提供全方位推介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们的产品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订单量也不断增加。”周亚玲兴奋地说。

近年来,西盟县抢抓网红经济“快车道”,突出佤味牛皮原产地优势,全力打造佤味牛皮文化IP,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的三级孵化体系,配套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快递包裹基本实现3天内直通全国各地。当前,佤味牛皮生产企业累计与3000余名网红主播签约推广佤味牛皮及同类产品,真正让佤味牛皮销售成为“网红爆品”,佤味食品订单从刚开始的每天3笔、5笔到现在平均每天超1.3万笔,每月平均接单45万余瓶,好评率保持在80%以上。

联农带农 佤味牛皮成增收“新宠”

挖掘、采收、清洗、分类……走进西盟县勐梭镇勐梭村的苤菜根种植基地,群众正抓住天气晴好的时机加紧苤菜根的采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家种了5亩苤菜,菜苗能卖3块一斤,菜根能卖4块一斤,还有它的花也可以卖,全部算下来一亩大概可以卖七八千元。”勐梭镇勐梭村村民玉香罕说。

苤菜根是佤味牛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企业与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从乡间特色小吃到网红产品,一片小牛皮的声名鹊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了当地稳就业、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我们就是旁边寨子的,在加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很方便。”西盟县勐梭镇勐梭村村民九妹说。

除了就业机会,产业发展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在西盟县,围绕佤味牛皮产业,出现了运输、包装等配套产业,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来源。2024年,西盟县佤味牛皮加工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8亿元,带动本地群众务工426人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富民富县的食品加工企业已初具雏形。

从传统风味到特色产业,西盟佤味牛皮食品产业正以美食为媒,打造城市新名片,推动佤味特色食品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让佤家味道香飘四方,也让西盟县的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下一步,西盟县将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佤味牛皮产业成为西盟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云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