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以来,华南地区天气条件恶劣,强降雨频繁,各种疾病开始频发。虹彩病毒病是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尤其在高温季节易暴发。发病南美白对虾,可出现空肠空胃、肝胰腺发白、软壳、体色变红、游泳足发黑等症状,严重威胁养殖效益。且近年来有
五月以来,华南地区天气条件恶劣,强降雨频繁,各种疾病开始频发。虹彩病毒病是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尤其在高温季节易暴发。发病南美白对虾,可出现空肠空胃、肝胰腺发白、软壳、体色变红、游泳足发黑等症状,严重威胁养殖效益。且近年来有逐渐加剧的趋势。一旦发现病情,需立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路径,减少经济损失。虹彩病毒病的特点有哪些,又该如何防控呢?
对虾虹彩病毒(SHIV)属于虹彩病毒科,呈二十面体结构,基因组为双链 DNA。其显著特点包括:
强传播性可通过病虾排泄物、水体悬浮物及工具交叉污染传播,短时间内可感染全池。
高致死率幼虾(体长<5cm)感染后死亡率可达 80%-100%,成虾感染后虽死亡率较低,但生长停滞、空肠空胃问题突出。
季节与温度主要爆发于 高温期(28-32℃)和雨季,水温31-32℃时检出率最高,尤其在水体富营养化、溶氧偏低(<4mg/L)的池塘易形成流行。
华南地区 5-9 月、华东地区 7-10 月为高发期,与对虾养殖旺季高度重叠。
养殖模式影响高密度精养池>低密度土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换季期(如雨季转旱季)因水质波动大,病毒载量可在 48 小时内激增 10 倍以上。
感染阶段体表特征消化系统行为异常早期甲壳轻微发白,鳃部泛黄肝胰腺边缘模糊,胃腔缩小摄食减少,缓游池边中期头胸甲出现 “白斑”,附肢变红肝胰腺萎缩、发白(俗称 “白肝”)空肠空胃集群上浮,对刺激反应迟钝晚期全身肌肉浊白,甲壳易剥离肠道萎缩、无食物充盈大量游水、偷死,游泳足附近甲壳发黑(“黑脚病”)1、急性爆发的处理:
① 、立即停料,切断感染诱因
病毒暴发期间,虾体质虚弱,代谢能力下降。第一时间停料3~5天,避免残饵腐败加重水质恶化,同时减少鱼群消化负担,降低应激反应。
内服+泼洒双管齐下:
内服“贝益健+百合特号”组合,增强抗病毒能力;泼洒免疫增强剂(百合肽宝)稳定水体,减少应激。
及时监测:送检PCR确认病原,若确诊DIV1且死亡率高,建议尽早出虾止损。②、底质改良与增氧
核心目标:抑制底泥中的有害菌、寄生虫及病毒活性。
推荐方案:使用百合2号/底耕净全池泼洒,通过化学氧化分解底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毒素。
定期(7-10 天)使用过硫酸氢钾(500g / 亩)改底,搭配光合细菌(10ppm)调节藻相,维持水体透明度 30-40cm、pH 7.8-8.5。
③、水体消毒与病毒抑制
操作要点:选择温和型消毒剂,避免刺激病虾。
2、病情稳定后的恢复管理
减料投喂,拌喂维补益佰+甘肽灵,一日一餐,连用5天,快速恢复体质,逐步提高饲料投喂量。
来源:健康的大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