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区域外籍人员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及国际化水平,构建科学规范、互联共享且便捷高效的外国人工作管理体系,近年来,天津经开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通过入企走访、精准培训、流程再造、平台搭建等多元化服务,助力外籍人才在津长久发展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区域外籍人员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及国际化水平,构建科学规范、互联共享且便捷高效的外国人工作管理体系,近年来,天津经开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通过入企走访、精准培训、流程再造、平台搭建等多元化服务,助力外籍人才在津长久发展。截至目前,近800名“外籍泰达人”正在多领域各施所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场融入泰达的线上“见面会”
近日,经开区科技局组织开展2025年春季外籍人才线上岗前系列培训。此次培训充分考虑区域外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采用英、日、韩三国语言授课,内容丰富实用,获得广大外籍人才的一致好评。
在这次培训中,天津经开区从多个维度让外籍人才融入泰达,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和天津市有关外国人工作、居留的法律法规,外籍人才主管部门的相关管理要求和服务事项,还贴心地准备了天津市城市概况、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简介以及在津外籍人才生活与工作的注意事项等“软性知识”,全方位推动外籍人才深入了解、融入、参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次不一样的‘线上见面会’,一点儿都不枯燥,工作人员的讲解非常耐心细致,我对工作和生活在泰达充满了期待。”来自埃及的AMR EMADELDIN ABDELMONEIM HAMED说。
今年以来,经开区已累计为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双叶(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企事业单位的83位外籍人才提供了精准服务,外籍人才快速融入区域发展已成为常态。
多措并举让外籍人才留在泰达
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管理等关键事项上,天津经开区依托滨海新区出入境大厅“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外专窗口,打造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外国人来华事务“就近办”“一窗办”,并推出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居许可“三证联办”服务,外籍人才留在泰达变得更为便捷。截至目前,该窗口共受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业务800余件,服务滨海新区新引进外籍人才102人,其中高端外籍人才43人、博士3人。
如今,国际人才的引进与服务已成为经开区人才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外籍人才服务工作,营造爱才重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天津经开区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协作实施“两步走”部署,在高效办理证件的同时注重海外人才培育,为外籍人才长期发展做好联动服务,切实做到外籍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发展好”。
此外,天津经开区充分发挥滨海新区港口城市优势,根据企业产品出口、工程项目海外布局以及计算机和软件服务出口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在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设立ITC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走出去”和“引进来”等国际服务,有力支持了区域制造业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高效服务让外籍人才变成泰达人才
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始终将国际人才服务工作作为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更高层次推进外向型经济、持续引进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通过围绕产业布局同步绘制“人才地图”,搭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启用全市首个涉外迎商服务站,为来华外籍人士提供一站式办理,同时提供14类39项增值化服务,“一体化”人才服务链正不断完善,区域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共有来自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外籍员工735人,占滨海新区外籍员工的57.06%,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证)128人,外国专业人才(B证)603人;涉及用人单位210余家。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共引进外籍人才44人,占滨海新区的43.13%,其中引进外国高端人才(A证)13人。此外,为积极支持自贸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经开区还为32位超龄外籍人才办理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业务,涉及高端人才17人、博士6人。
历经40年的发展,天津经开区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经开区之一。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优化外籍人才服务“软环境”,深化部门协同机制,不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来经开区工作的外籍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化、贴近式的服务,高质量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为区域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天津经开区一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