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华熙生物通过官微发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对当下“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过时”等市场观点发起驳斥。文章直接点名9家券商所发布的研报,并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5月21日,华熙生物方面针对此次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日前,华熙生物通过官微发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对当下“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过时”等市场观点发起驳斥。文章直接点名9家券商所发布的研报,并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5月21日,华熙生物方面针对此次发声《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契机以及出于怎样的考虑等问题,回应了环球网记者。
华熙生物:发声基于多重考虑
华熙生物在回应中强调,透明质酸作为中国在全球占据第一份额的优势产业,其应用已广泛渗透至科研、医疗、医美、美妆、营养健康等多个生命健康领域。公司指出,透明质酸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化历史,并经过几代中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今天的产业规模。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却出现了针对透明质酸的罔顾科学的踩踏和抹黑,华熙生物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华熙生物视频号截图
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中,华熙生物将矛头直指多家券商研报。华熙生物提到,自2022年起,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运地选中了”。为了营造该产业比透明质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所谓“对比研究”。从文中罗列的券商研报内容来看,“某重组胶原企业”直指在港股上市的巨子生物。
华熙生物发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后不久,落款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两大行业协会发布与医美有关的倡议书:“我们呼吁全行业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共同构建健康、理性、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华熙生物方面对环球网记者称,此次发声是基于多重考虑,且此次官方发声前已与上述两大行业协会进行了沟通并获得支持。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非常了解行业的技术、演进方向和目前市场坏境面临的挑战和资本市场概念切换带来的问题。行业协会一直支持产业向着健康、理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尤其此次针对华熙生物提出的问题,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高度重视,并已于5月19日发出联名倡议书,呼吁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
重组胶原蛋白功效需科学验证
华熙生物在上述文章中直接“点名”了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等9家券商所发的研报。其中一些券商的研报中提到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之间的差异,比如华泰证券相关研报称:“相较于玻尿酸有潜在交联剂残留‘馒化脸’的风险,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华熙生物表示,这些误导性“结论”伴随着随后兴起的“玻尿酸过时论”被媒体和自媒体红人广泛传播,形成了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舆论共振,伤害了经过几代人努力的一个中国优势产业的市场转化基础。
华熙生物方面认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确实已成为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因为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概念的每次剧烈切换都会伤害一批产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善其身,为了要打破这样不断重演的概念轮替,产业企业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经过审慎的评估,华熙生物决定开放透明地讨论这些言论是否存在基本的科学基础,这也是对市场及消费者负责的必须发声。
记者了解到,华熙生物也有布局胶原蛋白类产品,华熙夸迪拥有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贴等重组胶原蛋白产品,但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曾对重组胶原蛋白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对于战略逻辑的统一性,华熙生物表示,此前公司董事长赵燕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质疑主要针对涂抹类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功效的夸大宣传。华熙生物认为,除非是获批三类械证的注射类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否则其他涂抹类产品的效果均不可一概而论。公司投资的重组胶原企业主要产品为骨科的三类械注射产品,而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贴作为二类医疗器械,其核心要求之一是不应具有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作用,因此功效有限。
华熙生物强调,公司的科研布局逻辑是基于科学大组学展开的,而非基于市场概念的切换。就目前的科研证据等级来看,重组胶原蛋白在颜值衰老管理和生命衰老干预的底层机制上尚未显示出独木可支的关键地位,已知的证据尚未达到透明质酸目前对衰老管理中的作用证据等级。
来源:环球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