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上午,2025长沙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在湖南贺龙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这已经是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落户长沙市天心区的第三年。
5月21日上午,2025长沙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在湖南贺龙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这已经是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落户长沙市天心区的第三年。
32所高校的1300名“机甲战士”齐聚一堂
作为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机器人比赛,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32所高校的1300名“机甲战士”齐聚一堂。
赛场上,蓝方、红方双方机器人围绕在各自基地周边开始了对抗赛。英雄、步兵、哨兵、工程等不用功能的机器人开始各司其职,进入战斗状态。“英雄机器人主要负责进攻、攻击,步兵机器人辅助英雄进行防御。”后方的解说人员跟随赛况的实时变化在进行同步解说,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又激烈。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融合了‘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控制’‘惯性导航’‘人机交互’等多项机器人相关技术学科,并将电竞呈现方式与机器人竞技相结合,为广大科技爱好者和社会公众带来视觉和观念的冲击。”机甲大师赛组委会品牌负责人黄欣介绍,今年参赛的湖南高校中,长沙理工大学是第一次参赛,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已经是对抗赛的“常客”。“湖南这些高校的地面机器人、自瞄设计都做的很出色。”
正在候场的长沙理工大学战队是第一次打区域对抗赛,他们的“云嵌”战队共有35名成员。这次是在家门口打比赛,队员们都表示出很有信心,状态很好。
“这种类型的比赛非常锻炼团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战队成员、今年大三的刘豪杰说,机器人的地形穿越能力,吊射的准度和稳定性,兑矿的能力,还有战术上的配合都很重要。
据了解,长沙理工大学“云嵌”战队建队于2020年,经过5代队员的沉淀与技术传承,在2025赛季获得了RMUC的参赛资格。
刚下赛场的武汉工程大学战队队员辛宏涛非常开心的表示,他们团队赢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战队,成为第一小组的获胜队。“对手哈尔滨工业大学战队很强,但是我们凭借着稳定的兵种、良好的协作能力获胜。”辛宏涛说,他们还要为接下来的比赛认真做准备。
加强赛事与实体产业的转化对接,探索建立校企政三方联动机制
本次赛事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主办,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湖南小翅科技有限公司执行。
机甲大师赛不仅是一场科技竞技盛宴,更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赛事背后,是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与高校的深度产学研合作。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运营总监杨明辉表示,赛事累计培养近10万名青年工程师,推动数百所高校建立机器人实验室,为数字经济输送了众多“能动手、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这场机器人竞技的盛宴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更为长沙市天心区的数字经济与产才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赛事不仅为天心区带来了人气和活力,更促进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长沙市天心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助力了天心区人工智能竞赛产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与长沙理工大学共同携手搭建了一流创新创业平台、提供了一流创新创业服务、打造了一流创新创业生态,让青年科技人才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互相成就。
同时,通过本次大赛,天心区建立了来自全国63个城市、37所高校的“数字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了人才服务机制。这吸引了大批高级人才意向就业天心区,为该区数字经济、5G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智力保证,实现了产业与人才发展的双赢,推动了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长沙市天心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此机会,天心区与深圳大疆创新公司、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并加强赛事与实体产业的转化对接,探索建立校企政三方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