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生意有多火?一张卡卖18999元,张雪峰近三年名额售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8:21 2

摘要:张雪峰的走红,始于2016年一段名为《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短视频。凭借幽默犀利的风格,他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网红,粉丝量从百万级飙升至千万级。但真正让他转型成功的,却是高考志愿填报这块蛋糕。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16天的时间,关于高考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而高三学生们就算顺利通过高考,如何报志愿也是一门学问。

因此也延伸出来了高考填志愿生意,其中张雪峰的机构一张卡就能卖到18999元,更加夸张的是,他近三年的名额也都爆满售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雪峰的走红,始于2016年一段名为《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短视频。凭借幽默犀利的风格,他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网红,粉丝量从百万级飙升至千万级。但真正让他转型成功的,却是高考志愿填报这块蛋糕。

2021年,张雪峰离开北京,在苏州创立峰学未来,将业务重心从考研辅导转向高考志愿规划。公司推出的服务分为多个档位,599元的录播课、9999元的梦想卡,以及包含大学阶段规划的18999元“圆梦卡”。

从数据上看2025年比2024年涨了1000元,但高价并未阻挡家长的热情。2025年3月,峰学未来APP开启服务抢购,不到半天,多数省份名额告罄。

有趣的是,张雪峰本人并不直接参与高价课程服务。万元档的一对一指导由团队老师完成,而他本人更多以品牌代言人身份活跃在直播间,卖书、卖课、卖研学营,甚至推销5499元的“大学陪跑计划”。即便如此,家长仍趋之若鹜,近三年的名额早早被订满。

张雪峰的转型并非偶然。早在2020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突破1000万,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迷茫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学而思虽涉足这一领域,但多以标准化课程为主,缺乏个性化服务。张雪峰团队则另辟蹊径,将网红效应与定制化服务结合,打出差异化竞争牌。

例如峰学未来的圆梦卡不仅包含志愿填报,还延伸至大学四六级备考、考研规划,甚至承诺对接苏州企业实习资源。这种一条龙服务看似解决了家长的长期焦虑,实则将一次性消费转化为持续性付费。

尽管张雪峰的团队宣称服务由资深规划师提供,但实际效果却难以量化。某匿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所谓规划师只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销售,专业知识并不过硬。

此外,高价服务的省份限制也引发争议,为何仅江苏、山东等四省可购买?客服解释为团队资源有限,但家长质疑是否存在地域歧视或饥饿营销。

峰学未来的火爆并非孤例,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全国名称或业务包含“志愿填报”的企业超过1850家,其中80%成立于近五年。

这一赛道的头部玩家如旭德教育、百年育才等,早已尝到甜头,2022年,旭德教育的高考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的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甚至接近90%。

高毛利的背后,是家长对“信息差”的恐慌。高考志愿填报涉及上千所高校、数百个专业,加上就业前景、城市选择等变量,普通家庭往往无从下手。

机构则抓住这一痛点,将服务包装成科学规划,从模拟填报到职业测评,甚至承诺实习机会。例如峰学未来的“圆梦卡”便包含苏州企业的实习对接,尽管实际执行效果未知,但足以成为涨价的理由。

市场竞争也在加剧,除了传统机构,互联网公司如优志愿通过大数据生成填报方案,价格低至几百元;线下机构则主打面对面沟通,收费动辄过万。即便如此,张雪峰的团队仍稳居头部,毕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把填报指南讲成“段子”,还能吸引千万粉丝买单。

为什么家长愿意为万元咨询买单?答案或许藏在两个词里,焦虑和资源。一方面,高考竞争逐年加剧。2025年考生数量突破1400万,但优质高校和热门专业的录取名额并未同步增长。

家长担心孩子浪费分数或入错行,宁愿花钱买安心。另一方面,机构刻意营造稀缺性。例如客服表示未来三年张雪峰的名额都满了,并限制服务省份,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此外,机构的服务模式也在升级。早期的志愿填报多为一次性咨询,如今则延伸至全周期规划。以18999元的圆梦卡为例,服务涵盖高中选科、志愿填报、大学四六级备考,甚至考研指导,试图绑定客户长期消费。而研学营、直播带货等衍生业务,进一步拓宽了盈利渠道。

衍生业务也成为利润增长点,例如峰学未来推出的5499元大学陪跑计划,主打线下研学营,内容包含转专业策略、选调生政策解读等。尽管被吐槽性价比低,但家长仍愿意付费,理由很简单,宁可多花钱,也不能让孩子在大学里走弯路。

张雪峰团队的上4休3和超长假期屡上热搜,表面看是福利过剩,实则为商业策略。高福利降低了员工流失率,而稳定的团队能提供更连贯的服务体验。此外,这些话题自带流量,每次登上热搜都相当于为品牌免费打广告。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公司人均年终奖6万元,按350人计算,总支出约2000万。但与数亿元的营收相比,这笔投入可谓性价比极高,既能激励员工,又能塑造企业形象,可谓一箭双雕。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爆发,本质上是教育焦虑的产物。当分数不再是唯一的竞争筹码,家长开始为“信息”和“规划”付费。

张雪峰的成功,既源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也离不开网红经济的推波助澜。但行业的隐忧同样明显,天价服务是否物有所值?机构承诺的“规划”是否经得起时间检验?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赛道,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或许未来,能存活下来的不仅是会营销的“网红”,更是真正能用专业化解焦虑的机构。至于家长们,在掏钱之前不妨多问一句,这钱花的是孩子的未来,还是自己的心安?

来源:小菲有点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