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
·
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樊 锐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01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华文明革故鼎新、辉光日新,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历史的厚度,决定了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2022年5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在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逐步展开、渐次升华。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2013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完整地提出“四个自信”,积极引导国人开眼看世界,在比较中认清中国的优势和特色;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同年10月,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这一系列新思想,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力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02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文化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源自实践又指导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从理论逻辑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思想,坚持从中国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出发,既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文化本质和文化创造主体,关于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关于世界历史与精神交往等重要思想观点;又吸收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关于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关于道德教化、伦理规范,关于人文素养、美学精神,关于文化交流、文明共生等重要价值理念,以宏阔的历史纵深和文明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文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性认识,在集大成、开新局中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彩华章。
从历史逻辑看,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引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经验智慧,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境界。
从实践逻辑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明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课题。国际上,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日益广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思潮不断抬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人类社会面临着思想割裂、文化纷争的共同威胁,人类文明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从国内看,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如何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新课题;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期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新特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既深刻改变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文化业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同时,各种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有增无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有的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洞察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中华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又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文化思想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是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旗帜。
0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这些重大创新观点,包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性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在理念上的创新、价值上的引领、思路上的突破,极大拓展了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这些战略部署,包括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出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等,它们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铺展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整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体现了目标与路径的一致、宏观与具体的融合、整体与重点的统一,彰显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具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品格和广纳博采、兼收并蓄的品质,必将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展现更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选自《新湘评论》2025年第10期
编辑:胡雅南
↓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10期
进入电子刊
来源:新湘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