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格力电器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7.31%,传统渠道增长乏力,需通过直播等线上方式激活年轻市场。孟羽童作为全网粉丝超395万的“网红”,其粉丝中女性及年轻用户占比超60%,可弥补董明珠个人IP的流量局限。
董明珠与孟羽童的合体直播是格力电器在当前营收压力下的重要营销尝试,其成功与否需结合合作背景、市场策略及潜在风险综合评估:
一、合作背景与动因
格力营收压力驱动
格力电器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7.31%,传统渠道增长乏力,需通过直播等线上方式激活年轻市场。孟羽童作为全网粉丝超395万的“网红”,其粉丝中女性及年轻用户占比超60%,可弥补董明珠个人IP的流量局限。
双方利益平衡
格力需要孟羽童的流量助力年轻化转型,尤其是推广小家电等高毛利产品;孟羽童则借助格力平台强化个人商业价值,为留学计划及新成立的影视公司积累资源。此外,格力已注册“明珠羽童”等商标,暗示长期绑定意图。
舆论关系修复
此前双方因孟羽童离职及董明珠批评其“当网红”的矛盾公开化,此次合作通过微信互动“冰释前嫌”,以“师徒情谊”重塑公众形象,弱化商业属性。
二、潜在效果分析
短期流量提振
双方矛盾与和解的戏剧性叙事天然具备话题性,可吸引公众关注并提升直播间热度。参考孟羽童离职后每分钟视频报价28万的商业价值,预计首场直播观看量或突破千万。
品牌年轻化尝试
孟羽童的“养成系大女主”人设与格力“董明珠健康家”等新战略契合,直播可能主打空调、小家电等产品,结合情感营销(如“女性互助”“奋斗精神”)强化品牌吸引力。
渠道改革实验
若直播转化率可观,或推动格力加速布局“董明珠+孟羽童”双IP矩阵,探索经销商体系与直销渠道的协同模式,缓解传统渠道库存压力。
三、风险与挑战
舆论反噬可能
“互撕后和解”被质疑为策划营销,若直播中情感叙事生硬或销售数据不佳,可能加剧公众对格力“炒作”的反感,损害品牌严肃性。
价值观冲突隐忧
董明珠强调“奋斗精神”,孟羽童代表“个人IP变现”,两者理念差异可能导致直播内容分裂。例如,董明珠若再次强调“不以金钱为梦想”,易与孟羽童的高调人设形成对比。
长期合作不确定性
孟羽童计划2026年留学,且其自媒体事业与格力绑定有限,若直播效果未达预期,合作关系或难持续。此外,格力对“明珠羽童”商标的依赖可能削弱产品创新关注度。
四、对营收焦虑的实际影响
短期看,合体直播可带来话题热度与销售增量,尤其在“6·18”促销节点抢占市场;但长期营收增长仍需依赖核心技术突破(如空调能效升级)及多元化布局(如新能源、智能家居)。若直播仅停留在流量层面,难以根本扭转格力在空调市场面临的美的、海尔及小米的竞争压力。
综上,此次合作是格力在流量时代的适应性策略,但化解营收焦虑需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系统性提升,直播仅是其中一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