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生死劫:不会“喜新厌旧”的老板,活不过2025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8:09 2

摘要:当前,传统农资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种植者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业者同样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农资生意摆脱困境,实现触底反弹?笔者认为,无他,唯“喜新厌旧”尔。

当前,传统农资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种植者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业者同样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农资生意摆脱困境,实现触底反弹?笔者认为,无他,唯“喜新厌旧”尔。

1 思想要“喜新厌旧”

现如今,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风靡一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农资人来说,面对这些新生事物,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不参与其中,会感到焦虑不安,担心错过发展机遇;而一旦投身其中,又会感到身心疲惫,难以适应其快速变化的节奏。

成哥认为,农资人一定要摒弃这种矛盾心态,在思想观念上必须“喜新厌旧”。过去,农资行业的营销方式相对传统,主要依赖于线下渠道和口碑传播。现在,新媒体的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全新机遇。通过新媒体,农资企业可以更广泛地宣传产品,精准触达种植户群体,还能与其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目前已有不少农资企业,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吸引了大量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是潜在客户,更是企业品牌传播的有力推手。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这种“喜新厌旧”的思想转变,让不少农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2 产品要“喜新厌旧”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想在农资行业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在产品上做到“喜新厌旧”。这意味着企业要不断投入资金和研发力量,致力于开发具有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

以除草剂为例,虽然其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但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却相当广阔,规模上亿的企业不在少数。然而,近年来原药价格的波动不定,给除草剂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重心从营销驱动逐渐回归到资源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在除草剂行业中能够获得发展机会的,将是具有原药优势的企业。

制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不断研发新型除草剂产品,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环保性,以满足种植者对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如针对特定作物或特定环境的除草剂,从而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除了除草剂行业,其他农资产品同样需要不断创新。例如,在肥料领域,随着人们对土壤健康和农产品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开始研发新型的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缓释肥料,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受到种植者的欢迎。

3 团队要“喜新厌旧”

在农资行业中,团队的稳定性一直被视为一种优势。然而,这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团队的“老气横秋”。许多业务员在一家公司、一个市场一干就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和单调重复的工作内容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工作的激情。

成哥主张,销售岗位是一个岗位粘性较低的行业,业务员在同一个市场同一个岗位超过三年不变,就容易出现懈怠情绪。有的浑水摸鱼,消极怠工;有的私下带货,中饱私囊;有的狡兔三窟,“一鱼多吃”;还容易形成“排资论辈”的山头文化,阻碍年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解决团队老化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喜新厌旧“,即通过引进新人来激活老员工。新人的加入不仅可以带来新的思想和活力,还能激发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氛围。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提高团队的战斗力,降低人力成本。

4 客户要“喜新厌旧”

随着一些种植户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变得陈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农资企业需要逐渐淘汰这部分客户群体,将重心转移到年轻种植户身上。

年轻种植户更有思路和干劲,他们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更强,也更愿意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成哥断言,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谁能抓住年轻人群,谁就能抓住未来。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哪还有年轻人愿意种地?事实上,并不是年轻人不愿意种地,而是他们不愿意用传统的方式种地。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体力劳动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他们愿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投身于农业。

例如,在一些经济作物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寿光、西昌等地,早已吸引了一批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对农资产品的需求也与传统种植户有所不同,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安全性和环保性,也愿意接受新型的农资产品和服务。

5 渠道要“喜新厌旧”

必须承认,有些经销商和零售商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主要依靠的是行业的红利,而非自身的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环境的变化,这些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资企业的发展需求。

过去,农资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各级经销商和零售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传统的销售渠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今,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这种新的销售渠道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降低了销售成本,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一些新兴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涌现。例如,一些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逐渐成为农资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他们通过与农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采购大量的农资产品,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还能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此外,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也开始涉足农资销售领域,他们通过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为种植户推荐合适的农资产品,从而实现了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通过与电商平台、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销售渠道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总而言之,“喜新厌旧”是农资行业实现起死回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思想、产品、团队、客户还是渠道,都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变革。只有这样,农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营销架构师和新营销专栏作家、重庆新引擎农业创始人

内容来源: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红太阳股份:即日起上调百草枯、吡唑酸(K酸)产品售价

◆20家!化工巨头2024业绩汇总!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部署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这份避“坑”指南请收藏

◆利民股份:即日起苯醚甲环唑价格上调10%、代森联和丙森锌上调5%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商标标注条款的建议探讨

免责声明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想你所想

七 星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