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溥博渊泉育英才,与日俱进创未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8:13 2

摘要:以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战略,如何加快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

学院简介

GIFT Overview

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

唯一在沪国家级未来技术学院

以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融合发展战略,如何加快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承载的历史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于2021年8月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在全国首次设立“可持续能源”、“健康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新专业,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卓越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同时,学院还与上海交大理工生医管等传统优势学科紧密合作,着力打造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四链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之源、人才之基、转化之桥。

学院院训为:“溥博渊泉,与日俱进”。“溥博渊泉”典出《中庸》,寓意精神广博深邃,文化开放包容;“与日俱进”取自上海交大日晷石刻标志,象征适应时代变革,持续追求卓越。学院英文名称为Global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简称GIFT,寓意天赋之师精心雕琢,孕育天赋英才。学院致力于打破学习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探索构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教育体系,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战略型、国际化科技领军人才。

溥渊特色

Features of GIFT

师资队伍

Faculty

100%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62%获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

91%获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支持

2人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科学研究

Research

14个交叉研究中心

着力打造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溥渊大讲坛

Lecture

邀请多位国际顶尖学者与行业翘楚

涵盖能源、教育、医疗等多领域

在推动跨学科创新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

Academics

2个教育部首批全新专业:可持续能源、健康科学与技术医工交叉本博贯通MD+PhD双博士项目溥渊未来学者计划本科生“导师制”企业实践国际交流奖助学金领导力

本科生培养

Study at GIFT

1

培养概况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坚持“面向未来、服务时代、引领发展”的办学思路,开设“可持续能源”和“健康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聚焦“未来能源”与“未来健康”两个方向的重大变革性技术发展需求,打破现有传统专业之间的壁垒,以“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为抓手,深度融合“科研”、“产业”与“教学”,依托学院各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将最新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依托学院联培实践基地、将前沿技术引入教学,让“科教协同”育人“产教协同”育人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学院不断厘清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多轮迭代优化,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的培养模式构建出“本博一贯制”的培养链条,将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出细颗粒度、模块化和定制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战略型、国际化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2

专业介绍

可持续能源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为核心特色,面向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满足人类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需求,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和经济需求、具备完善的人格、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能源科学知识和系统分析技能、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通过将信息、能源、机械、计算机、电气、材料等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成为能在可持续能源的获取、存储、传输、应用以及治理系统等全周期领域,从事能源科学研究、政策制定、系统规划、数字能源设计等的能源新兴产业科技领军人才

健康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主动健康”为核心特色,面向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满足人类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完善的人格、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通过将信息、机械、材料等工程学科与生物、心理、遗传、医药等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全周期主动健康领域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心脑健康、运动健康、营养健康、环境健康等未来健康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

来源:微言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