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智能手表做健康管理?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9:32 3

摘要:在上周我们前往 OPPO 滨海湾园区,和 OPPO 助理副总裁兼健康实验室负责人曾子敬 来了一场长谈。我们问了他很多健康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血压监测选择了无袖带的技术方案?为什么手表这个品类能和健康深入绑定?OPPO 为什么要自建一个健康实验室等等?曾博的回答非

01

背景

在上周我们前往 OPPO 滨海湾园区,和 OPPO 助理副总裁兼健康实验室负责人曾子敬 来了一场长谈。我们问了他很多健康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血压监测选择了无袖带的技术方案?为什么手表这个品类能和健康深入绑定?OPPO 为什么要自建一个健康实验室等等?曾博的回答非常科学和严谨,从工程视角或者医学视角讲到了健康能力构建的困难和成果,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身心状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02

嘉宾

曾子敬 —— OPPO 助理副总裁 、 OPPO 健康实验室负责人

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动力学,曾就职于 苹果公司 。现任 OPPO 助理副总裁 、 OPPO 健康实验室负责人

03

关键对谈

两颗皮蛋: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求学和职业经历吗?

曾子敬 :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出国之后一直到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工程,具体专业叫心血管动力学,是生物力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博士毕业之后,就开始找对口专业的工作,第一份工作去了一家叫做 Thoratec 的公司,它们的主营业务是人造的心脏泵。这个产品的作用就是当心脏衰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这个植入性的设备来帮助心脏供血。Thoratec 原来是独立的公司,现在是 Abbott Laboratories (雅培)的一部分。在那边工作两年之后,去了苹果公司负责 Apple Watch 健康相关的技术,包括传感器算法等,再后来就加入了 OPPO 。

两颗皮蛋:后来为什么从苹果离开加入 OPPO ?

曾子敬:二零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深圳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宣传片很激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 OPPO 这边开始接触,和Pete还有Tony聊完之后觉得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都很强,同时也希望在健康这个领域能够长远的做下去。并且 OPPO 也是一个硬件为主的公司,也比较强调「本分」的文化,这个价值观跟 Apple 也是非常相近的。

两颗皮蛋:你们最近在产品上的技术落地是什么?

曾子敬:最近大家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就是无袖带的血压预警,它目前不是测量的方式而是通过无感的数据和传感器等,判定用户是不是有高血压的风险,更多的是一个风险评估。因为我们观察到,很多慢性疾病都有年轻化的趋势,包括咱们的公共卫生机构也有所印证。尤其是高血压,在 18-35 岁的年轻人里面占比已经提高到 10%,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即使是整个中国甚至世界成人高血压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 1/3的数量。对于年轻人来说,通常他们认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离得比较远,但具体数据表明的确比例在不断升高。

两颗皮蛋:能不能分享一下无感高血压研究的进展?

曾子敬:OPPO Watch X2 发布前后已经有超过 9 万人加入,积累了真实用户血压数据超过1亿条。在这 9 万多人中有 1 万多人已经报了风险, 而这 1 万多人中我们又追踪了 1000 多人,通过发放血压计等方式做了更进一步的追踪和研究。在这个验证组中,我们大概有 90% 的预测准确率。OPPO的血压风险评估研究是全球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真实世界无感血压研究

两颗皮蛋:为什么你们会选择无袖带的这条技术路线?

曾子敬:我们希望手表能够更无感的去做背景式的检测。从测量具体数值的角度来讲,有袖带的方案当然更好。但就像我们刚说体检一样,它是一次一次单点的测量,要实现连续地测量不可能。另一方面是,很多青年用户其实他还没有到高血压这个程度,但是它的脉搏波形表现有了一些高血压前期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提醒他。因为如果你确诊高血压的话,临床上通常会建议你吃降压药或者做一些相关的治疗。这个时候不能说太晚,但绝对不是最佳的时期。我们希望的是,在你还没有确诊高血压之前就能够去通过睡眠 饮食 运动等方式延缓甚至逆转高血压的趋势。综上我们选择了无袖带的这个产品路线。

对于具体的技术路线来讲会稍微有些复杂,大致是通过 PPG(光电容积脉搏图) 传感器的 LED 把光打到你的组织里抓取血管里面血液流动的波形,然后再通过一些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提取出一些特征,结合你的作息规律等判断风险的程度。这个是我们选择的技术路线,我并不是说其他技术路线不行但现在看来我们这个方案可行性是最高的。

两颗皮蛋:那无袖带的这个方案的开发过程中,怎么保证监测准确?

曾子敬:虽然不能直接比较,但数据联系肯定要建立,否则不能判断预警是否准确。所以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用的是医疗级的血带式的采集设备。连续一天的光学的波形数据我们也会采集,还有袖带式的具体的血压值。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建立不同的模型,基于此我们还会结合睡眠 运动 等数据做测试机的验证。

两颗皮蛋:我之前听说过一种说法,说血管是个消耗品,一旦呈现了高血压的病症很难逆转,这个说法准确吗?

曾子敬:消耗品这个说法可能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解读。因为人的血管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它不是一层的而是分很多层。像最里面的内层细胞,它既是传感器也是执行器。血液流动过来的时候,这些细胞会感知到血液流动的速度和压力,这两个信号又会促使细胞分泌出不同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可以改变血管中间的那一层,中间那层其实也分很多层,有弹性的纤维,还有肌肉等等。血管内细胞分泌物会促进其他层的伸缩,纤维的增长或者凋零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随着内层细胞的变化,它可以让血管由硬变软或者变得更好一些。这就是为何我们说运动的底层机理就是内层细胞的这个机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家的水管是钢铁的话,你可以想象这个水流速会非常快。但如果你家的水管是很有弹性的,那即使水流很快它也会舒张起来。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血管非常硬,而是希望它有足够的弹性能够调节。

两颗皮蛋:高血压确诊之后,对身体具体会造成哪些影响?

曾子敬:最重要的就是对心脏的影响。首先血压高了之后,心脏的负载会增大,心脏每次接收血液回来的时候压力就会比较大,这样会逐渐走向不同程度的心衰。另外一个就是心脏周围的血管弹性变少之后,它会在内侧产生各种各样的炎症。这个炎症会造成血管壁的脂肪堆积钙化,会产生栓塞等症状。

两颗皮蛋:无袖带的血压检测方式,包括手表在内的所有品类你们是不是首创?

曾子敬:我们不能说首创,因为整体这个方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应用的都比较多。只是我们在如何用 AI 的方法让整体的数据集做关联做的比较超前。当然硬件也很重要,因为传感器的精度和波形的保真程度也直接影响判断的准确。

两颗皮蛋:如果我已经检测出了趋势,应该怎么办?

曾子敬:实际上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它有三个 1/3。第一个 1/3 是遗传因素这个我们控制不了;第二个 1/3 是周围的环境,比如说你可以避开吸烟人群少吸点二手烟;第三个 1/3 是你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可以减少吃高油高盐的东西,还有作息方式尽量规律等等。

两颗皮蛋:接下来聊聊身心状态评估这个功能,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评估指标是 HRV(心率变异性)。这个指标为什么会成为我们评估自己情绪状态的一个核心指标?

曾子敬:HRV 其实就是心脏跳动的间歇,我们记录间隔的变化。它反映的是心脏跳动也是我们刚才讲的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控下的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人的身体紧张了 疲惫了或者心情不好了,它自然而然会去影响心脏发出的电信号去控制心脏的频率。举个例子,比如紧张的情况下由于惊吓或者害怕毛孔张开,你的皮肤也有很多电信号。HRV 只是我们抓到的一部分信号,那如果我们有其他模态进来的话监测的会更加准确。

两颗皮蛋:除了 HRV 信号,OPPO 的方案还会通过哪些指标来做身心状态的监测。

曾子敬:在做身心状态健康检测的时候,我们会结合睡眠的状态,根据你睡眠情况的评分会作为其中输入的一项。如果你前一天睡眠的不好,或者有熬夜等情况,我们都会把这个权重计算进去。另外一个是运动,如果你有剧烈的长时间的运动我们也会考虑进去,这个算法是一个多模态的算法。我们会综合考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数据维度,从而去进行状态的识别。

两颗皮蛋: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和主观的感受不太一样,是因为拿到的指标有限吗?上周我去应酬,连续两天都是醉酒的状态,我那个状态值就是一直往下掉的。哪怕白天有时候我主观感觉心情还不错,但身心状态评估告诉我状态不好,这反而跟我的客观情况相符。

曾子敬:是的,如果从手表的角度讲,除非我们有视觉传感器或者是视觉的 camera,否则我们很难判断说你是为了什么而紧张或者不开心。我们希望不断拓展传感器能接收的数据模态,从而让这个识别和判断更加准确,但它很难跟主观感受 100% 匹配。因为人的身体实际上有两套调节的系统,一套是主观的就是大脑始终在控制的调节系统,还有一个是被动的调节系统。虽然被动调节系统知道你身体比较疲惫,它会去自动的去调节心率、循环系统等,但是你的主观上你还是很乐观的

戴手表睡觉,真的有必要

两颗皮蛋:什么是健康的睡眠?

曾子敬:睡眠和刚才我们讲的身心状态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在评估睡眠的时候着重看几个方面:第一个我们希望入睡、出睡的时间尽量准确,中间醒来的次数和醒来的具体时间也会纳入考量。第二个是深度睡眠时间,成年人 1.5-2.5 小时的深度睡眠比较合适。如果能睡够七八个小时,深度睡眠最好有 15% 左右的占比。不同年龄段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小朋友或者婴儿深睡时间会更久一些,老年人则相反。所以我们手表主要是抓取 出睡 入睡 深睡时长 清醒次数和清醒时间等数据。

但也有一些数据用手表比较难准确地抓取,比如 REM(快速眼动)。刚才你有提到有去医院做睡眠监测,他们会给你佩戴很多专业的传感器,我想至少有七八个传感器,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很难可以去长期使用的。

我们手表上目前是 IMU(惯性测量单元)会监测你晚上启动的状态,手表上的 PPG 传感器会监测睡眠期间的心率 血氧等。IMU 还能监测你睡眠时候呼吸的状态,因为胸部的起伏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幅度的动作,这个我们监测是比较准确的。我们征得用户的同意之后也可以打开麦克风去监测鼾声获取多维数据评估鼾症风险”。如果你不愿意打开也没有关系,我们会根据一些客观指标和主观感受给你的睡眠一个综合的评分。

两颗皮蛋:手表怎么监测 REM 快速眼动?

曾子敬:REM 顾名思义就是处在浅睡或者做梦等状态的时候眼球在快速地转动,这个时候神经处于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对我们手表来讲,没有脑电 和 肌电信号其实比较难准确判断,但手表可以监测 REM 期间你身体的微动作,尤其是做梦的时候身体会有一些动作,这个信号的特征和深度睡眠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我们在里面也用了一些机器学习的模型来抓取这些数据。

两颗皮蛋:那深度睡眠又代表了什么?

曾子敬:浅睡的时候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还在工作,包括做梦的时候你的大脑还比较活跃。但是深度睡眠的时候,人基本上可以进入一个「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身体的各个器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恢复。

两颗皮蛋:我自己有睡眠呼吸暂停的困扰,为什么一旦有了这个病症之后很难逆转?

曾子敬:因为睡眠呼吸暂停跟很多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有一些重叠,可以说有百分之五六十的高血压患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要说逆转的话也有两种办法,如果是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等方式把呼吸系统周边的肌肉练的更强大,让你的睡眠更好一些。还有一种就是佩戴呼吸机,它能通过给你加压的方式让呼吸道张开,减少低通气的时间。因为一旦发生低通气事件的话,血液中血氧的含量会降低。

两颗皮蛋:可以先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吗?

曾子敬:我们这个实验室应该是全国最大的运动健康实验室,面积 4800 平米,下面有 20 个子实验室。除了专业的设备配置之外,我们各个方向上都有很多专业的工程师和领域内专家。我们后续还有一些扩展的计划,包括现在这个实验室是没有游泳池的,后续也在规划建设中。

两颗皮蛋:你们在精度上有靠拢医疗设备的野心吗?

曾子敬:当然,就拿证书这块来说。我们 ECG 就拿到了多个医疗器械设备的认证,鼾症这一块我们也在认证的过程中。这个领域头部的厂商和科技公司也在往更精准,更医疗化的这个方向靠拢。

两颗皮蛋:你们在招募什么样的人?

两颗皮蛋:从 21 年加入 OPPO 到现在,你认为这个工作总体符合你的预期吗?

曾子敬:我认为是符合预期的,中间受疫情的影响技术迭代的速度没有想象中快,但总体来讲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算法和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的体系。总体来讲,我们的技术的全面性,团队能力,软硬件整合能力,以及跟其他团队的融入达到了预期。

两颗皮蛋:监测到的健康数据有了结果之后,我们下一步应该给用户提供什么?

曾子敬: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基本价值聚焦在感知和理解两个维度。感知我们做的还不错,主要是去优化和做多模态融合。但呈现和理解我们还有差距,需要去结合 AI 等手段更多地去理解数据。举个例子,没有 camera 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理解一餐的卡路里摄入,这里面有很多事情要做。最后一环是给出牵引和建议。但前面两件事如果做不好,就很难给出好的建议。

两颗皮蛋:我前几天上传了自己的体检报告给健康应用,AI档案这个功能有什么野心?

曾子敬:我们三四年前就想做这个事情,就是把个人健康的数据更多地放在端侧来进行管理。之前我们在忙很多传感器和算法相关的事情,所以做的没有那么早。我们希望用户把自己的这些报告 病例等在一个统一的地方能够管理起来。比如两位每年体检或者看病有拍摄病例习惯的话,就可以把这些数据累计起来让 AI 去帮助你追踪和分析。原来他们是一些点状的数据,但如果这些数据能够结合手表长期监测数据一起给你一些健康的建议效果会更优。

两颗皮蛋:能给我们观众朋友提一些养生建议吗?

曾子敬:最近巴菲特在那个股东问答会上有人问他健康方面的建议,他说不要过度运动(笑。不是说运动不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于什么少熬夜 睡好觉等废话我就不多说了。

两颗皮蛋:希望我们 80 多岁的时候还能像巴菲特一样喝可乐。

来源:小夭看天下

相关推荐